用户头像
等风起的高达
 · 云南  

当A股一次又一次的抱团泡沫诞生
价值投资的洼地不如转到港股
警惕历史重演!抱团,一场从价值投资到价值崩塌的游戏

用“抱团”来描述机构投资者聚集于某些股票的现象,只是一种形象说法。在股市里,由于趋利的自发性,抱团更容易衍生出随大流、搭便车行为。虽然机构投资者安营扎寨的旗帜上写着“价值投资”“业绩优良”“行业龙头”等字眼,但其实被插上这类标签的股票绝大多数是经不起长时间、大规模抱团的考验。
一些无法预期的变故而导致抱团面临瓦解的危险。企业经营变化、大股东减持以及因炒作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引发监管处罚等等,都会产生“雪崩效应”,正所谓“树倒猢狲散”,使得股价大幅下挫。
警惕历史重演
A股30余年的历史中,大规模的抱团首次出现在2007年的牛市中,尔后的2009年、2013年以及目前行进中的股市都出现了大规模抱团现象。
2007年,A股处于大牛市中,金融股成为抱团标的最集中的板块。2009年A股走的是反弹行情。2007年大牛市见顶之后的大跌一直持续到2008年10月,历时一整年的熊市大伤市场元气。源于美国次贷危机而蔓延成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机构投资者利用反弹时机,选择受危机影响比较小的消费股作为投资标的不失为明智之举。2009年的反弹到当年8月就结束。随之而来的是长达4年多的调整,直到2014年4月。在此之前,2010年上市的创业板不受市场待见,大部分时间走势不振,上市时的创业板基准指数1000点最低跌至585点,到2013年5月,才重回1000点之上。2014年6月,A股开始走强,随后创业板指数也迎来了比较火爆的行情。信息科技股成了这一轮行情中抱团的主要标的。
市场热议的抱团开始于2017年,抱团标的主要是大消费股,以白酒、食品饮料、生猪养殖类公司为主。进入2019年,科技类公司加入抱团阵营。受制于新冠疫情,全球经济表现并不靓丽,但各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对后疫情时代的期待,催生了市场的投资热情。A股整体估值与一些抱团概念股的估值都进入了比较高的区域。这是值得警惕的。
总之,抱团本质上是优质资产稀缺的产物,也是获取较高收益的比较可靠的方法。但对于搭便车的中小投资者而言,风险意识与风险防控技巧是必备的装备。
本轮水牛行情中,已经几乎达到了机构抱团行情极致的科创板行情,目前已经在高点长期震荡,官媒的无数次提示,甚至连大摩这种外资中吹都发布危险预警。随着杠杆融资盘的急剧增多,市场参与玩家乐此不疲,风险已经在爆炸的边缘。
对于我这个经历三轮股灾的老股民,目前已经调仓银行等红利股全仓,一地狼藉之后,红利股的稳定也会给部分主力机构出逃时间,而后知后觉的散户,尤其是追进来的无脑基民大概率是要为这一轮狂欢买单。
美联储降息预期前,港股红利股依然被外资增持。最近一直走出了和A股截然相反的趋势,坦白说目前A股整体利润大半来自于银行板块与央国企蓝筹,只是A股历来炒破烂妖的习俗已久。结合最近高位抱团加融资杠杆的疯狂,官媒多次提醒风险被无视,和以往的每一次灾难都太像了!
伴随着大摩等外金融机构提醒风险时候,外资主力已据悉退场,从港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两支之前被外资近期抽调资金后又撤回加仓的红利股上也可以看出,投机资金开始有序从A股撤回港股并购买稳定资产,所以狂欢还能持续多久?要知道这类外资的撤离,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空单对赌,要吃尽每一块血肉。
如果最近抱着价值投资和长线资金持有的朋友们,不妨可以考虑一下到港股市场,尤其是$工商银行(01398)$ 港股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03988)$ 港股中国银行,这一轮美联储降息,部分海外资金必然会抢筹高股息红利板块和阿里巴巴小米等优质科技股。但绝对不会到A股抢筹百倍市盈率的科创版,所以大家不妨先转战港股,等待A股尘归尘土归土又回来为国护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