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市值约3.2万亿美元,两天涨了8%,一万多亿人民币,相当于一个中型国家的全年GDP。带动了A股苹果链公司上涨,引起这种大体量巨头波动的真相有五个。弄明白这五点对我们投资也有指导意义。
真相一:投资
苹果今天在官网宣布,将向美国本土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且未来四年在美投资总额将达到6000亿美元。这其实对国内厂商算是利空,毕竟美国建厂国内厂商并没有近水楼台。但是大A就是这个风格,就像李笑来说的,傻x的共识也是共识,赚到钱才是真理。
真相二:财报
苹果最新季度财报显示,其服务业务收入突破230亿美元(同比增长12%),iPhone在大中华区因为国补等原因销量止跌回升(同比增6%)。
苹果总被吐槽“创新乏力”,但服务业务(App Store、Apple Music、iCloud)的持续高毛利(毛利率70%+),苹果税、软件服务再加上AI战略从“装死”到“认怂追赶”,终于让资本看到了“第二增长曲线”的可能性。
真相三:苹果财务数据强的可怕
说一个苹果重要的财务数据,ROE157%。
买公司就要买这种,印钞机型的公司:只需要一点点本金,就能赚很多钱,并且这些钱都用来回报股东(分红或者回购),并且护城河很深,能持续这么赚钱。茅台就是这样的公司,等后面跌了可以多买一些,当然想要两三年翻倍的就别买了,茅台早就被研究透了,里边有一大批死硬分子,想要大跌捡漏也不太可能的。
真相四:库克的“回购魔法”仍在生效
另一个隐藏推手是苹果的股票回购。过去十年,苹果累计回购超6000亿美元股票,相当于把“利润”直接变成“每股收益”。本季度苹果又宣布新增1100亿美元回购计划(史上最大单笔),配合股息率(约0.5%),对长期资金(比如养老金、保险)的吸引力十足。回购其实比分红对股民更有利,分红毕竟还要交税。
就算业务没太大突破,苹果也能靠“回购缩股”推高股价——这招虽然算是“财务技巧”,但华尔街永远吃这一套。
真相五:买铲人的补涨
现在全球科技股的主线是AI,英伟达、微软、谷歌因算力和大模型领跑,而苹果此前因“AI动作慢”被骂“老古董”。但近期市场逻辑悄然转向——“卖铲人”(算力)涨完后,“用铲人”(终端应用)该补涨了。
苹果有20亿活跃设备用户(iPhone+iPad+Mac),是全球最大的“AI落地场景”。如果未来苹果能把AI功能深度嵌入iOS(比如智能助手、个性化内容生成),其用户粘性和付费意愿可能迎来爆发。资本提前押注“苹果AI”的想象空间,也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