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低蛋白日粮”技术破局:年省豆粕超150万吨,重塑生猪养殖原料依赖格局

用户头像
楼外一夜听春雨
 · 河南  

核心突破:精准替代,大豆用量锐减
国内生猪养殖巨头牧原股份通过自主研发的“低蛋白日粮”技术,实现豆粕添加比例从行业平均13%降至2023-2024年的5.7%,并向“3%以下甚至无豆粕”目标迈进。以2024年出栏7160万头生猪计算,牧原实际豆粕用量仅122.4万吨,较行业平均水平节约豆粕156.8万吨,相当于减少近200万吨进口大豆需求。这一技术突破大幅削弱了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对养殖成本的影响。

技术内核:氨基酸精准补位,成本效益双赢
该技术核心在于“豆粕-氨基酸”的科学置换:

精准营养供给:基于“木桶理论”,针对猪必需的6大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通过工业合成氨基酸精准补齐短板,避免传统豆粕喂养中其他氨基酸的浪费。

经济性显著:每替代100公斤豆粕,仅需补充几公斤定制“氨基酸包”,综合成本远低于豆粕。此消彼长间,既保障生猪营养需求,又实现饲料降本。

战略纵深: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升级
牧原的技术路线具有双重战略价值:

破解进口依赖: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超80%,该技术从源头降低产业链对单一进口原料的敏感性。

布局合成生物:公司正推进工业氨基酸的自主研发与生产,未来将实现核心技术闭环,彻底掌控成本与技术壁垒。

行业启示:科技重塑农业安全
“这不仅是成本革命,更是保障农业供应链安全的里程碑。”业内专家指出,牧原的实践为养殖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用高附加值工业品替代大宗农产品原料,在全球化变局中构建韧性产业链。随着“无豆粕日粮”目标的推进,中国生猪养殖业有望迎来更自主、更稳定的发展新周期。$牧原股份(SZ00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