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港股上市公司一般是先发布中期业绩“公告”,过一段时间(我记得好像是两周之内?)再发布完整的“中期报告”。
所以,我们现在拿到手的,只有一份33页的巨子生物“中期业绩公告”,本着给啥看啥的原则,咱们就先来看一看巨子上半年的经营数据情况。
今年上半年,营收是同比增长了22.5%,毛利的增长速度略低于营收,为21.5%,口算也知道,毛利率肯定下来了些,但也没到夸张的地步。
本期的毛利率大约为81.68%,去年同期是82.4%。我知道,很多投资者也发现了:巨子的整体毛利率,一直是在往下走的
官方给出的原因是:
1、早年是因为扩充产品类型和拓展新渠道(2022年年报);
2、慢慢由于销售成本增加及产品类型扩充所致(2023、2024年报);
3、现在,是产品品类的结构发生了变化(2025中报)。
总结一下,我的理解就是由于巨子这两年在不断开发新的产品矩阵,成本不断上升的同时,产品的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新的利润增长级还没有出来的结果。
再看一下销售方面的开支,这部分开销同比去年增加了18.7%,费用控制的挺好,低于营收的增速,说明公司在优化运营效能方面做的不错。
研发成本上,我之前说过,这个我本来有很大的疑问:怎么费用那么少?后来搞清楚了巨子的前世今生后,才明白
巨子现在的“研发费用”,主要是将过去很多年积累的研发成果进行运用或转换,其实并不需要很大的投入。
真正的大头,在过去就已研发完成。当然,这也是我觉得这家公司这门生意有趣的地方。
从公司的行政开支中,可以了解到公司目前在扩充管理方面的人员,同时也在数字化升级上加大投入。这部分今年上半年开销同比增加了25.7%。
另外,从本次的业绩公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公司完全没有有息负债,无任何尚未偿还的银行贷款或其他借款。
其具体的资产负债情况如下:
可以看到,巨子的资产部分,大头竟然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公司果然不需要有息负债,其现金储备充足。
次之是以公允价值计算并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有19.17亿,是啥?不知道。
说过了,这次拿到手的是只有33页的业绩公告,具体内容,可能需等到完整的半年报出来才知道。
再下来的大头才是物业、厂房及设备:有11.64亿,占总资产的10.31%。非流动资产中,其他科目已没有过亿的项目了。
所以说,巨子是个轻资产的公司,一点也不为过。
截止上半年,公司有存货4.41亿,预付及其他应收部分(非流动+流动资产合计)1.91亿。
最后,剩下的大头,也是大家这次最关心的,是公司的应收款+应收票据达到了4.66亿,比去年同期多了3.3倍。
目前据我了解到的情况,这个结果有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公司为了扩大销售,有压货的可能;而为了压货,适当的放宽了付款政策;
2、京东自营的销量,本期增长很快,几近翻倍,而与京东等电商平台的结算,年报中有提及:客户的付款信贷期是在7-180天之间的。
也有可能这里也增加了不少应收账款。目前这一部分我个人并不担忧,持续保持跟踪即可。
接下来回顾一下巨子这半年的业务概况:
上半年,经历过成分风波后,公司自己也意识到了自身是有很过需要持续进步学习的地方的。
同时在产品上新、品牌宣传、渠道拓展等工作方面,我相信公司也在按其战略规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主观判断)
值得我们后期关注的是:公司是否真的能在供应链效率、组织人才建设等方面形成明显的优势。
对护肤品生意来说,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道护城河。
科研方面,公司也在不断拓展重组胶原蛋白的应用边界。将重组胶原蛋白的研究延展到了增发护发、美白等领域。
如果这部分应用真的采用了差异化的机制和功效,我相信,这必然也是公司未来盈利的重要增长点。
截至报告期末,巨子的重组胶原蛋白分子库中的分子数量超过了50种,为中长期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充足而多样的原材料储备。
同时,我们从业绩预告中也了解到,公司在其所在领域,具有很高的行业地位,如本期就参与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重组胶原蛋白敷料》。
关于公司产品的经营策略,虽然这次的业绩公告仅30+页,但我倒觉得这部分说的很详细,比如:
1、在产品上,不断迭代上新,公司欲打造长期的增长矩阵
比如公司的可复美品牌,至今也有十几年的寿命了。截至报告期末,这个品牌已发展成拥有医疗器械系列和五大功效性护肤系列。
我们可以了解到,尽管本次618期间公司的产品由于不可抗力因素销量受到影响,但在各电商平台的好评度,还是很高的;
其多元的产品形态和组合满足了更多场景的需求。
公司的另一品牌可丽金,主打“抗老的心智认知”,历经2年打磨,目前其可丽金胶原大魔王这款大单品已升级至3.0版本,在核心成分、配方构建、包装视觉等方面更进一步,不断巩固“抗老涂抹面膜”这一心智认知地位。
此外,可丽金蕴活系列中的胶卷面霜和胶卷眼霜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公司对蕴活系列的定位是:高品质、中高端。目的是为可丽金这一品牌的长期增长打好基础。
2、在传播品牌价值方面,公司强调要强化场景下的消费者连接
3、营销上,坚持渠道战略,重视精细化运营和能力迭代
这部分,管理层的认知让我给了加分项,他们认为:
面对流量红利的逐步褪去,消费者类型和需求更加细分的背景,品牌对渠道矩阵的搭建和各渠道的深度精细化运营越发重要。
不论是在传统优势的专业渠道,还是告诉变化的线上平台,亦或是稳步拓展的新兴场景,公司都会在坚持长期战略的基础上持续迭代,提高效率,用对消费者更精准的理解洞察和投放运营,来实现品牌和生意的进一步成长。
是的,to C的生意,就得这样做。任何不贴近C端消费人群,感受市场的营销策略,都别指望能做好。
其他运营方面,之前都有提过,这里就不做重复了《巨子生物:在不确定时积累分析优势》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巨子上半年的收入结构:整个营收来看,74.7%的营收为直销渠道带来的收入,剩下的25.3%为经销商渠道获得的收入。
直销占比本期同比上升了2.3%,而进一步拆分,可以发现直销行为中,通过自身DTC店铺的直销占比又是最大的。
我的理解,公司更多的是愿意自己来把控销售自身的产品,结合前面管理层的愿景,猜测这样做是可以更灵活的适应市场的需求。
上面是按销售模式来分的。
如果按照产品类别来分:
可以看到巨子生物能用一句话来归纳:公司是一家以生产“专业皮肤护理产品”为主的公司,其营收占比达到了99.7%。
如果按照品牌来划分收入结构的话:
我个人认为,目前的巨子按品牌来分析营收结构为主,销售模式及产品类别来分析营收结构为辅,更容易理解这家公司多一些。
贡献公司营收最多的,是可复美这个品牌,营收25.42亿,较去年同期上升22.7%,占了本期总收益的81.7%,绝对的大头;
次之是可丽金。营收5.03亿,较去年同期上升26.9%,占了本期总收益的16.1%;
其他品牌,本期共计营收0.58亿,同比还下降了10.5%,占本期总收益的1.9%。公司的解释是对这部分“其他”品牌实施了战略性产品升级调整,相关迭代产品正处于有序上市过渡阶段所致。
我试着总结一下上面这句话:咱们公司的这些品牌还处在产销量“爬坡”阶段,正在努力为下一个品牌,下一个爆款做努力。
保健品,我的理解,目前仍是公司的搭头。
这就是本期巨子生物中期业绩报告的大致情况。
整体来说,公司值得给予“优秀”的评级。同时,在估值上,我的观点目前没有任何改变:
我认为,今年巨子的归母净利保底24亿元人民币是大概率能达到的。且基于其优秀的资产负债情况及产品良好的市场前景,我愿意给30倍为其今年的合理市盈率
公司的合理市值应该在720亿元人民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