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威宇宙系列1 - COPD之战! 从专利详细分析9MW1911未来前景

用户头像
OYang
 · 英国  

by OYang 2025-07-23

///提示: 为了吸引大家的兴趣,取了个这个文章名, 只图一乐. 但下文是真诚之作.

1、来自公司官网简介:9MW1911 是国内企业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抗 ST2 单抗创新药,其抗体分子基于 B 淋巴细胞筛选平台获得,具有亲和力高,生物活性强的特点。非临床研究显示该品种动物体内作用机制清晰明确,与 ST2 特异性结合后,能够阻断细胞因子 IL-33 对 ST2 介导的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实现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获得开展临床试验的适应症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和特应性皮炎。

2、来自专利中的临床前信息:

2.1、迈威生物9MW1911专利号CN116284388:

迈威生物公司已经检阅了目前针对白介素33(IL-33)的在研抗体,比如如MEDI3506、ANB020、REGN3500、MT-2990、LY-3375880、PF-06817 024)和ST2抗体(如CNTO7160、AMG-282),这些管线基本上都在下表中(详见:网页链接):

2.2、罗氏控股/安进ST2抗体专利号:CN109206517(可追溯至2013年):

2.3、两份专利的相似点:
•靶点一致:两份专利的核心目标都是ST2抗原结合蛋白,特别是针对ST2受体的吸附。 •作用机制相似:都是旨在抑制或阻断IL-33与ST2的结合,从而减少IL-33介导的ST2信号转导。 •治疗疾病领域重叠:两份专利均主要作用于自身治疗免疫和功效,例如包括、诱发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等。 •高亲和力结合ST2 :两个发明都以高亲和力结合人ST2强调了其抗体的功效 •全人源或人源化抗体:两份专利均涉及开发全人源抗体或人源化抗体。 •临床前药效验证:两份专利均提供了临床前数据,证明其抗ST2抗体在抑制IL-33活性和/或在疾病模型中的效果。 • ADC应用潜力:两份专利都提到了其抗体可用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2.4、两份专利的不同之处:
1)罗氏控股/安进专利展示了更广泛和更具吸引力的特异性抗体突变体列表以及CDR序列,并允许在这些序列上进行电极修饰(例如不超过5或10个电极的添加、缺失或替换)。
2)迈威生物的专利在更多关注于特定的抗体(例如 5886-156-H1L1 及其变体)的稳定性、功能活性等数据,也就是公司在浓度、活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优化。(潜在优势1:专利明确指出,其发明提供了“高亲和力、高功能活性的新型抗ST2抗体及药物制剂”,并且解决了“长期高浓度制剂的临床需求”这意味着Mabwell的抗体不仅具有优良的生物学活性,还能够被制备成浓度高、保质期长的吸附药物剂型。潜在优势2减少给药频率:“长期”特性意味着药物在全球稳定存在并保持活性,可以实现药品的给药频率(迈威生物的ST2单抗是4周给药一次,详见CTR20230380;而罗氏控股/安进是2周给药,详见:网页链接),从而极大地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慢性自身免疫患者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3)Fc区域工程化和效果功能,这是最大的不同点。罗氏控股/安进的ST2单抗讨论了如何通过引入特定详细的突变或改变糖基化(例如去岩藻糖基化)来增强或降低Fc区域的效应功能(如ADCC、ADCP和CDC)这表明其在调节抑制与免疫系统应答方面的灵活性。而迈威生物的ST2抗体专利中者明确表明“该抗体无明显的ADCC和CDC作用”:

2.4、ADCC和CDC是什么,以及有什么优劣之处。
2.4.1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生物药物背景下的ADCC和CDC是什么。
1) ADCC(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这是一种免疫效应机制,其中抗体的Fc(可结晶片段)区域在与细胞表面的靶抗原结合后,可被免疫效应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上的Fc受体(FcR)识别.这种相互作用向效应细胞发出信号,杀死目标细胞。
2) CDC(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这是另一种免疫效应机制,抗体的 Fc 区在与细胞表面的靶抗原结合后,可以与补体系统的蛋白质结合(例如 C1q)这会引发级联反应,导致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最终裂解目标细胞。

2.4.2 迈威生物ST单抗 和 罗氏控股/安进ST单抗 在效应功能方面的对比:
1) 迈威生物ST单抗:根据我们之前的谈话,迈威生物ST单抗 抗体被描述为“无明显的ADCC和CDC作用”(缺乏明显的ADCC和CDC活性)。这意味着 迈威生物ST单抗 的主要作用机制是直接中和ST2通路,而不参与这些细胞杀伤效应功能。
2) 罗氏控股/安进ST单抗:该专利明确讨论了设计 Fc 区域以增加或减少效应功能(如 ADCC、ADCP(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和 CDC)的能力例如,它提到引入特定的突变或改变糖基化(例如去岩藻糖基化)来增强这些功能,“IgG1 抗体将是首选”,因为它具有更强的 ADCC 和 CDC 介导作用,可以“靶向破坏表达 ST2 的细胞” 。这表明 罗氏控股/安进ST单抗 的设计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治疗需求调节这些功能。

2.4.3 ADCC 和 CDC 存在与否的临床意义:
在抗体治疗中选择包含或排除 ADCC 和 CDC 具有重要的临床影响,具体取决于疾病和所需的作用机制。
1) 主要作用机制: 迈威生物ST单抗(以中和作用为重点):缺乏 ADCC 和 CDC 表明 迈威生物ST单抗 主要被设计为作为纯拮抗剂 其主要目标是与 ST2 结合并有效阻断 IL-33 的结合,从而降低表达 ST2 的细胞中 IL-33 介导的信号转导这种方法旨在阻断促炎通路,而不会直接破坏携带ST2受体的细胞。这对于以抑制过度活跃的通路而非消耗特定细胞群为目标的疾病尤为有利罗氏控股/安进ST单抗(中和并可能消耗细胞):同时抑制IL-33/ST2结合和信号传导 罗氏控股/安进ST单抗 能够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来增强效应功能,这意味着它也可以用于细胞耗竭策略如果“目标”细胞(即表达 ST2 的细胞)本身具有致病性,并且将其去除对治疗有益,则这一点尤其重要。
2) 疾病背景和靶细胞:两项专利均针对 ST2,该细胞在与病理炎症相关的各种免疫细胞上表达,包括淋巴细胞、T 细胞、NK/NKT 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 IL-33/ST2 信号传导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有关,如哮喘、炎症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等.

缺乏 ADCC/CDC 的潜在益处(迈威生物ST单抗潜在优势3):减少脱靶效应/细胞耗竭:在某些疾病中,ST2 可能在不一定致病的细胞上表达,或在其耗竭可能导致不良副作用的细胞上表达。通过缺乏 ADCC/CDC,迈威生物ST单抗 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有益或非致病性 ST2 表达细胞意外耗竭的风险。由于其专注于抑制通路,这可以使某些适应症的药物组合更安全。[关于“有益细胞”这一点是基于机制的逻辑推论,但在原文中并未明确指出是缺乏ADCC/CDC 的益处。这是抗体工程中的常识。] ; 针对通路阻断:如果病理主要是由通过 ST2 的过度信号传导驱动,而不是由过多的 ST2 表达细胞驱动,则纯中和抗体就足够了,并且可能更安全(潜在优势4)。

具有 ADCC/CDC(罗氏控股/安进ST单抗)的潜在益处: 在细胞消耗策略中的功效:罗氏控股/安进ST单抗 明确提到其抗体可用于“针对 ST2 表达细胞进行破坏” ,这对于以清除某些表达 ST2 的免疫细胞(例如,高度活跃的 T 细胞、肥大细胞或导致慢性炎症的嗜碱性粒细胞)或肿瘤细胞作为治疗策略一部分的疾病至关重要例如,该专利指出“表达 ST2 的肿瘤”可以成为破坏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免疫系统进行细胞破坏的能力可能会带来更强效或更持久的治疗效果。 更广泛的治疗应用:Fc功能设计的灵活性意味着罗氏控股/安进ST单抗可以根据不同的治疗目标进行定制。它可以开发为纯中和抗体(通过降低效应功能)或细胞耗竭抗体(通过增强效应功能),以针对不同的疾病适应症或患者群体,从而可能扩大其市场潜力。

3) 安全性概况(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缺乏 ADCC/CDC 的潜在益处(迈威生物ST单抗潜在优势5):* 降低输液反应和补体激活的风险:Fc 介导的效应功能有时会导致输液相关反应或补体激活相关假性过敏 (CARPA)等不良事件。缺乏这些功能的抗体可能具有较低的此类反应发生率或严重程度,从而可能提高患者的耐受性。[这是抗体安全性的常识,但来源中并未明确指出缺乏这些功能的好处。] * 缺乏 ADCC/CDC 的潜在缺点(迈威生物ST单抗)

具有 ADCC/CDC 的潜在安全考虑(罗氏控股/安进ST单抗):* 虽然 ADCC/CDC 可能具有治疗益处,但它们也存在不必要的免疫激活或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风险[外部来源知识]。罗氏控股/安进ST单抗降低这些功能的能力 意味着意识到这种潜在的安全权衡。

总之: 迈威生物ST单抗 缺乏 ADCC 和 CDC 活性,这使其主要被定位为一种中和抗体,旨在阻断 IL-33/ST2 信号通路以减轻炎症这种方法可能因其作用机制更简单、意外细胞耗竭风险更低以及在免疫介导不良事件方面可能具有更佳的安全性而受到青睐[外部来源知识]。这表明应重点关注那些仅通过通路阻断即可治愈的疾病。 另一方面,罗氏控股/安进ST单抗 强调了调节 ADCC 和 CDC 的战略灵活性这意味着它可以被开发用于需要直接消耗 ST2 表达细胞(例如某些自身免疫疾病中的致病免疫细胞或肿瘤细胞)的适应症。除了通路中和之外,这种灵活性还可以通过根据特定疾病病理定制抗体的效应功能来提供更广泛的治疗潜力,从而有可能在需要去除细胞的情况下产生更强大的疗效。 这两种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期望的治疗结果。对于慢性炎症性疾病,出于长期安全性和靶向通路调节的考虑,纯中和抗体可能是首选;而对于侵袭性疾病或肿瘤,细胞耗竭能力可能至关重要。

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刚好就是慢性炎症疾病.[祝涨]

3、来自公司24年年报的信息提示了有效性:公司分别于 2022 年 10 月和2023 年6 月在中国完成针对健康受试者的两项 I 期临床试验,共计招募健康受试者 76 例,试验结果显示健康受试者注射方案规定剂量的 9MW1911 后,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公司于 2023 年 5 月启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 Ib/IIa 期临床试验,现已完成方案规定的全部 80 例受试者入组,处于受试者随访阶段,并预期于 2025 年下半年完成受试者随访。阶段性研究结果提示,患者的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初步提示了 9MW1911 品种的有效性。详见:网页链接

基于以上分析, 个人认为$迈威生物-U(SH688062)$ 9MW1911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适应症领域,仍有较大的潜力以提高罗氏控股ST抗体astegolimab在"52周时将AER降低了14.5%"的临床目标.

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By OYang,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不吝打赏一杯咖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