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远海,单体“大”风机是解决度电成本下降、解决商业化的重要途径

用户头像
九化岗北_楼顶枭
 · 辽宁  

近期,华能集团启动了35MW级风电机组试验机位项目的相关招标工作,此举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公告显示,为满足深远海大容量风电机组的测试需求,提升我国风电技术竞争力,华能将在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临港工业园区建设35MW级风电机组试验机位项目,打造“全工况测试+智慧认证”的超大容量风电机组一体化测试验证平台。该项目能够对单机容量35兆瓦及以下的风电机组进行测试实验,推动风电设备大型化发展。

要解决很多风机技术以外的问题:

1、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2021年,三峡能源江苏如东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投运,这是国内首次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应用于海上风电送出领域。

同时也应看到,海上风电的交变直流转换站,运维和投资费用十分巨大。如果海上风电项目的输电距离没有达到一定的长度,输电成本会比较高。因此,业内正将目光投向适用于近海50Hz工频输电和适用于远海直流输电的中间频率上,这就使低频输电技术有了用武之地。有业内人士表示,基于现有项目执行经验,离岸送出距离80公里到170公里左右的项目可以考虑采用低频方案。

2022年6月16日,全国首个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国家电网浙江台州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成功投运,目前我国仅有浙江台州工程、杭州区域互联工程两处陆上示范项目,尚未在海上风电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

2、在深远海场景下,漂浮式风电技术解决方案是必然选择,项目的成本结构也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在造价猛增甚至翻倍的情况下,配套基础、船舶装备、海缆、海上升压站平台等环节的技术革新不容忽视。

以基础为例,固定转为漂浮式,传统钢结构漂浮式基础造价高、易腐蚀、维护复杂等问题,正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但技术创新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