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里,常常有人盯着光伏、储能的热门龙头,却忽视了那些真正躺在产业链核心环节的“隐形冠军”。$新强联(SZ300850)$ 新强联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名字不起眼,但却站在风电大潮和高端装备国产替代的十字路口。
一、公司定位:风电主轴承国产化代表
新强联主营大型回转支承及风电主轴、偏航、变桨轴承等,是国内为数不多能规模化供应大兆瓦风电主轴承的企业之一。主轴承被称为风机的“心脏”,寿命和稳定性决定了整机运行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市场上流传“全球市占率超过30%”的说法并不准确。券商研报披露,2022年公司在风电主轴轴承的市占率不足4%【1】。此后随着国产替代加速,公司份额可能进一步提升,但年报并未披露确切数字。换句话说,新强联的优势在于技术突破和替代潜力,而非当下的绝对垄断。
二、行业趋势:大兆瓦化带来单机价值量提升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约79.82GW,同比增长约6%,累计并网容量已达521GW【2】。全球层面,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约117GW(GWEC 数据)【3】。
风电行业正在加速进入“大兆瓦时代”:单机容量从5MW提升至10MW甚至更高。大兆瓦化直接抬升了主轴承的单机价值量,同时对产品可靠性和制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能够批量供货大尺寸、高精度轴承的企业,将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胜出。
新强联的技术壁垒恰好建立在这里。公司已经具备大兆瓦风机主轴承的批量供货能力,并服务于明阳智能、哈电风能等头部整机厂【2】。
三、财务表现:2024承压,2025拐点出现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9.46亿元,同比增长1.87%;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下降77.88%【2】。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下游压价及行业竞争导致毛利率下行。
不过,2025年上半年业绩出现明显改善:营收约22.1亿元、归母净利润约4亿元,实现由亏转盈【4】。这说明行业竞争趋稳、大兆瓦高端产品放量,公司盈利能力正在回暖。
现金流方面,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约4.44亿元,但2023年曾为负(-0.79亿元),并非“连续三年为正”【2】。截至2024年末,公司账上货币资金约5.36亿元【2】,财务状况健康,但并没有传说的“30亿+”现金储备。
四、估值与对标
截至近期,公司总市值约150亿元,PE(TTM)在27–31倍区间浮动【5】。考虑到2025H1已经录得4亿元净利,若下半年维持类似水平,全年业绩有望较大幅度增长。
与光伏、储能板块动辄50倍PE相比,新强联的估值并不算离谱。它的对标更接近于舍弗勒(Schaeffler)等国际轴承巨头,但新强联的“纯风电属性”反而让它在新能源赛道上具备更强的成长弹性。
五、风险点
投资必须看到风险: 1. 行业周期性:风电招标价格波动可能再次压缩产业链利润。 2. 技术风险:大兆瓦主轴承对寿命和可靠性要求极高,一旦出问题赔偿金额巨大。 3. 海外拓展:公司国际化仍处起步阶段,海外市场开拓能力需要验证。
六、投资逻辑总结
一句话概括:“风电装机持续增长 + 国产替代提速 + 大兆瓦红利释放 = 新强联的长期成长逻辑。”
对于中长期投资者而言,新强联有望享受“戴维斯双击”:业绩增长带来EPS提升,市场信心恢复推动估值中枢上行。
在新能源产业链里,新强联不是最热的名字,但它是实实在在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的玩家。风电大潮之下,主轴承龙头的机会,值得耐心守候。
⸻
✅ 数据来源: 【1】公开研报,新强联主轴轴承市占率不足4%(2022年口径)。 【2】新强联2024年年报,披露营收、净利、现金流、货币资金、风电装机数据。 【3】GWEC《2024年全球风电报告》,全球新增117GW。 【4】公司公告/媒体报道,2025H1营收22.1亿、净利4亿。 【5】行情平台(同花顺/东方财富),市值约150亿,PE(TTM)27–3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