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赚与不赚努力不赔
 · 四川  

$贵州茅台(SH600519)$ 《白酒下行趋势,不是看不到,只是不愿意接受而已!》
限酒令,只是下行的一个短期加速器,不是根本,而白酒的下行趋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很多人不是看不到,只是不愿意相信,不愿意接受而已。白酒的整体下行,不是说白酒就消失了,而是正在慢慢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存量和价格,对白酒股价的影响不可避免。以下几点是个人观点,欢迎探讨,文明发言。
1,世界终究是年轻人的。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会加速很多模式的更迭。世界终归是年轻人的,年轻人的喜好,要试着关注,试着理解和学习,而不是本能地排斥和反感,因为历史的车轮,是谁都阻挡不住的。一方面,出生人口的大幅下降,前几年一双鞋几千上万,最近泡泡玛特的爆火,是年轻人的世界的精神与文化载体。和邮票,盘串,普洱茶一样,是新时代的产物,你看惯看不惯,阻止不了趋势的到来。有人说年轻人消费能力弱,喝不起茅台五粮液,没错,但可以广泛了解一下是不是年轻人心心念念想着等我有了钱,我也要喝上这难得的美酒。喝不起和没那么大兴趣是两码事。
2,消费习惯是培养引导出来的。白酒入口主味是辣的,酱香,浓香,清香,凤香,是人为定义和引导的结果。实际白酒的生产工艺大差不差,都是勾兑出来的。各种香型是勾兑的结果,让一个不会喝酒的人去品尝,可能很难品出各种“香型”,得靠教。可以回忆一下大家第一次喝白酒的感受,有多香?如果没有环境的影响因素,不说致癌的因素,有多少人会自己喜欢上白酒?
3,暴利行业的回归。任何一个行业,都红海了还不断涌现新的商家,主要因为门槛低,利润大。全国有多少大大小小的酒厂。白酒的加工制造技术门槛不高。为什么很多明星网红都喜欢带货白酒?成本低,利润大是主要原因。商品定位的差异化,是营销常见手段。所谓的5年,10年,15年,20年份的酒,本质上就是勾兑配方的区别,成本差不了太多,但利润可以更高。白酒行业暴利,一方面是靠人口红利和经济发展,一方面是打开市场。但现在出生人口在下降,另一方面,白酒很难走出国门。因为各国酒类饮料的口味差异很大。就像外国酒在中国很难有大规模市场。只有像可口可乐饮品,可以全球收割,才能真正打开白酒增量。人口下降,经济降速,消费习惯会回到本真。不是没人喝酒了,是总体开始收缩了。
4,头部白酒无法独善其身。总体的下行趋势下,没有哪个企业能幸免。就像光伏一样,一旦产能过剩。降价,内卷是避免不了的。就算撑不住的小厂先倒,龙头的利润也没有增加,倾巢之下,没有完卵。这倒不是说头部白酒就无法生存。只是之前躺赢赚大钱的日子,过去了。
5,股王的谢幕。茅子作为曾经的大A第一市值的公司。值得骄傲吗?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悲哀。不是说茅子不是优秀的公司。可一个二级市场最大市值的股王是消费品,而且主要市场还是在国内,令人多少有些唏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强大的经济体,科技必然是领头羊。可以观察一下发展趋势,对科技的重视是空前的。发展第一生产力,是复兴之路的刚需。不是说消费与科技不能并存。是看到大趋势重视的,支持的,引导的方向是什么?限酒令的出台,说明一个态度,就是不考虑对白酒行业的影响。
6,人很难跳出固有思维,这个可以理解。就像马车夫看到第一辆汽车,也会挑出一堆毛病,指摘各种不是。尤其是手里有白酒股票的朋友。这么多年的投资经验,获利方式,本能地有留恋和不舍。因为旧有经验是限制打开思想的枷锁。看白酒的投资趋势,可以到自己身边的社区,门店,找几家供应商聊聊。看是不是争相囤货,一瓶难求,趋之若鹜?春江水暖鸭先知,一线的消费趋势,贴近生活了解一下就知道了。
7,不做逆大势的事。不是说白酒股票就不会涨了,也不是持股的人就赚不到钱了。只是大势所趋,投资可能需要对趋势更多的尊重。逆势而行,就像推土机前捡钢镚。由于文化属性,白酒不可能消亡,但曾经辉煌暴利的时代,也许再也回不来了。个人觉得,在赋予新的增值属性之前,会有个回归原有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漫长而艰难。就像有人玩笑说等茅子什么时候到500一瓶,买两瓶尝尝。虽然是笑话,但道出了趋势。无论是线下销售还是股价,等回归到合理甚至更低估值之后,会企稳,回升。这时间点,现在看还早。
经济滞涨,叠加时代更迭,像一把铁刷,刷去很多浮尘与表象,露出了真容。人们发现曾经卖到上万的文玩核桃,只要核桃树在,就稀缺不了。只要普洱茶树还能生产,普洱茶就稀缺不了。只要开矿能力有,蜜蜡,玛瑙啥的就不会稀缺。大师手作的紫砂壶几十万一把,喝了也成不了仙。只要还有人能做,可能不值那么多钱。一切可加工生产的,可再生的,即使有个炒作的过程,最终都不会脱离成本太多。年轻一代的消费观,真的不一样。
本文纯属自己胡言乱语。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不影响看好白酒的朋友继续投资,不影响喜欢白酒的朋友继续收藏。也没能力预测股价涨跌。祝所有朋友投资顺利[贴好运]$五粮液(SZ000858)$ $白酒概念(BK0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