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I芯片到光模块,目前液冷和服务器电源也已经大涨一波了,还有哪些低估的机会呢?相关技术领先、提前布局但业绩还未呈现,且已经明确在下半年有较大提升空间的,我们可以一起持续挖掘下。
业绩高增长验证赛道景气
2025H1公司光模块业务(联接业务)营收37.44亿元(同比+124%),占总营收49%,跃居第一大主业。增长主要源于国内互联网厂商(华为、字节跳动等)和设备商(中兴、新华三)的400G/800G光模块规模交付,直接受益于中国AI算力基建提速。
- 芯片级突破:实现高端硅光芯片自主可控,掌握单波200G硅光芯片设计能力,锁定海外Fab产能并布局国内备份,打破外源依赖;
- 前沿技术储备:首发1.6T LPO/LRO模块、3.2T CPO解决方案,1.6T产品采用3nm DSP方案,技术迭代领先行业。
客户突破:800G硅光LPO模块已获海外头部客户(推测为北美云厂商)批量订单意向,下半年大概率落地;1.6T模块在多家国际OTT巨头送样测试,性能持续优化。
产能布局:泰国工厂投产支撑海外交付,同步建设4大海外研发中心及40余个服务网点,规避贸易风险并贴近客户需求。
海外市场量价弹性远超国内
北美云厂商2025年资本开支聚焦AI算力,800G/1.6G需求缺口显著。华工凭借LPO技术(低功耗优势)和硅光方案(成本效率优势)卡位高端市场,毛利率提升空间巨大(当前光模块毛利率仅10.87%,海外订单通常溢价15%-30%,海外放量后将快速提升到16%以上)
其它新增长点:
3D打印业务:切入航空(订单+220%)、汽车电子领域,满足高精度零部件量产需求;
新能源汽车传感器:PTC热管理系统获海外高端车企订单,感知业务营收增长17%
估值空间测算:机构一致预期2025年归母净利润19亿元,对应PE 25-33倍。若海外800G订单放量,业绩有望持续上修。华泰证券给予2025年37倍PE,目标价65.57元(涨幅超30%)。37*19亿=703亿市值。
华工科技光模块业务已实现“国内爆发→海外突破→技术引领” 的三级跳。当前股价尚未充分反映海外订单弹性,短期估值受海外业务进度压制,逢低布局静待订单催化,中长期看硅光技术带动的份额提升和毛利率跃迁。
———————
环旭电子作为全球SiP模组龙头和电子制造服务(EMS)重要厂商,在AI浪潮和汽车电动化趋势中展现出多元成长动力。
技术布局构建壁垒
公司瞄准AI服务器三大核心赛道——AI加速卡、光通信、PDU电源模块,通过整合日月光集团封装技术,提供从芯片到系统的全栈解决方案。这种“垂直整合”能力能更好满足云服务商(CSP)定制化需求,避开通用GPU红海竞争。
AI加速卡:2024年已量产,月产能目标13.5万片,2025年预计贡献超1亿美元收入增量
高压电源模块:配套AI服务器主板开发,提升单机价值量
L10系统组装:延伸至服务器整机组装,绑定大客户订单
爆发式增长可期
2025年云端及存储业务预计同比+23%,2026年服务器营收增速维持20%以上。随着北美数据中心扩建及墨西哥产能落地,供应链韧性增强,有望抢占AI硬件代工增量市场。
AR/VR与AI眼镜驱动升级
SiP模组“轻薄短小”特性完美适配头戴设备,公司已向头部客户量产AR/VR用SiP模组,2025年AI眼镜WiFi模组放量。随着苹果等巨头加码AR生态,SiP单机价值量有望提升30%以上。
通讯技术迭代打开安卓市场
WiFi7:2025年进入商用,安卓手机SiP模组需求激增,公司卡位高通等芯片厂合作;
毫米波天线:2025年出货量大幅增长,切入真无线耳机等新品。
短期阵痛,长期聚焦高价值产品
2025Q2车电收入同比-16.7%,主因客户降价及燃油车需求疲软。但公司战略转向高毛利的新能源车Powertrain(电驱逆变器/OBC/电源模块):
IGBT电源模块已量产,SiC模块研发中;
目标2025年Powertrain占车电收入50%。
客户结构优化
从Tier1供应商转向直供整车厂,2025年整车厂客户占比将达50%-60%(现33%),提升议价能力。
盈利预测
机构一致预期2025年净利润18.8亿元(同比+14%),2026年23.3亿元(同比+24%)。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仅15-17倍,低于工业富联(25倍)等AI硬件同业。
AI加速卡大单落地(如北美CSP认证突破);
苹果AR设备量产带动SiP订单;
车电Power Module获国内新势力订单。
AI服务器(高增长)+ SiP技术(高壁垒)双轮驱动,汽车电子筑底待反弹。押注环旭,本质是看好其 “AI硬件化”+“SiP场景化” 的落地能力——左手抓服务器代工升级红利,右手握消费电子微小化技术壁垒,中期车电再造增长极。当前估值隐含过度悲观,预期差修复动能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