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Sora 2.0的技术特性(物理仿真、音视频同步生成、多模态交互)及产业链渗透路径,正宗的受益标的可分为核心受益层、场景延伸层、基础支撑层三大板块,以下为具体解析:
一、核心受益层:技术落地的直接承接者
1. 视频制作工具商:AI技术重构创作效率
- 万兴科技(300624.SZ)
旗下影视后期工具(如Filmora)已接入Sora 2.0 API,用户可通过文字指令完成“脚本生成-视频渲染”全流程。其自研的“天幕”大模型支持4K分辨率输出,并通过3D自编码器技术提升画面清晰度,全球装机量超1亿,海外短视频创作者付费转化率显著提升。
- 当虹科技(688039.SH)
提供AI视频增强算法,可将Sora生成的1080P视频升级至4K,并支持动态物理仿真优化。其BlackEye2.0模型已与宇树机器人合作消防巡检项目,端到端延时仅80毫秒,技术壁垒突出 。
2. 短视频平台:内容供给与流量变现双驱动
- 快手-W(01024.HK)
自研“可灵”视频大模型对标Sora,已在快影App开放邀测。通过AI工具降低中小创作者门槛,短剧、生活类视频供给量预计增长30%,平台广告收入与用户时长有望同步提升。
- 哔哩哔哩-W(09626.HK)
PUGC生态对动画、特效类内容需求旺盛,Sora 2.0可帮助UP主降低30%-50%的制作成本(如虚拟场景搭建、数字人表情优化),推动高质量内容供给增加,利好广告与会员收入。
二、场景延伸层:IP价值重估与行业降本增效
1. 内容制作与IP转化:AI加速IP可视化进程
- 阅文集团(00772.HK)
国内网文IP龙头,拥有海量小说素材。Sora 2.0可实现“AI生成短剧脚本+分镜”,单部改编成本较传统方式降低60%,预计2025年IP衍生视频收入占比将从5%提升至15%。
- 华策影视(300133.SZ)
试水AI短剧制作,单部成本从200万降至120万,且虚拟场景质感提升使平台分成比例提高10%-15%。已与腾讯视频达成10部短剧合作,计划拓展科幻、奇幻等高成本题材 。
2. 广告营销:个性化内容与转化率提升
- 蓝色光标(300058.SZ)
推出“蓝标分身”AI视频平台,结合Sora 2.0的“客串”功能生成用户个性化广告(如跨境电商“用户试用产品”场景),转化率较传统广告提升30%。其海外子公司已接入Sora API,服务宝洁、华为等国际品牌。
- 因赛集团(300781.SZ)
虚拟人“姜小黄”接入Sora后可生成20秒以上品牌广告,毛利率显著高于传统实拍。已为比亚迪等车企提供服务并获得追加订单,计划拓展新能源、3C产品领域 。
三、基础支撑层:算力与合规的底层保障
1. 算力硬件:视频生成的算力刚需
- 工业富联(002561.SZ)
全球AI服务器龙头,为OpenAI提供定制化算力集群,单机柜价值量较普通服务器提升3倍。2025年Q3 AI服务器业务营收占比突破45%,订单排期已至2026年。
- 中际旭创(300308.SZ)
800G光模块独家供应OpenAI数据中心,1.6T产品已通过测试,预计2026年出货量占比超30%。AI视频生成对数据传输带宽需求激增,公司订单量同比增长200%。
2. 技术合规:AI内容的版权与安全
- 阜博集团(03738.HK)
提供AI生成内容溯源与侵权监测服务,为视频平台、影视公司建立版权保护体系。随着Sora 2.0商业化落地,其内容鉴别业务收入预计2025年增长150%。
- 海光信息(688041.SH)
国产GPU核心供应商,产品适配多模态大模型训练,视频生成场景算力需求较图文领域高5-10倍。已与国内多家AI企业对接,订单量进入快速增长期 。
总结
Sora 2.0的技术突破不仅重塑内容生产范式,更催生了从算力硬件-工具开发-内容制作-版权保护的完整产业链机会。投资者需紧扣“技术适配深度、订单持续能力、市场需求韧性”三大核心,优先选择在物理仿真、音视频同步、IP转化等关键环节有明确技术壁垒的标的,同时关注国产替代趋势下的算力自主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