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达股份(SH600331)$ 巨龙铜业增储
根据公开信息,截至 2025 年 9 月,西藏巨龙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巨龙铜业”)在增储前后的铜资源储量变化如下:
2020 年并购时的基础储量
紫金矿业于 2020 年以 38.8 亿元收购巨龙铜业 50.1% 股权时,该矿备案的铜金属资源量为1041 万吨,平均品位 0.3%。这一数据主要基于驱龙铜多金属矿的勘探成果,涵盖了当时技术经济条件下可开发的高品位矿体(Cu≥0.3%)。
2022 年备案数据的小幅调整
2022 年,巨龙铜业通过补充勘探将铜资源量小幅提升至1072 万吨,伴生钼金属量 57 万吨,仍以驱龙矿区为核心。此时,低品位矿体(0.15%≤Cu<0.3%)尚未大规模纳入经济可采范围。
2024 年重大增储成果
根据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2024 年备案的《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巨龙矿区铜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藏矿储评备字【2024】1 号),巨龙铜业新增铜金属资源量1472.6 万吨,累计查明资源量达2588 万吨,较 2020 年增长 148.6%,成为中国目前备案资源量最多的铜矿山。增储核心驱动因素:(1)技术突破:通过选矿工艺优化,入选品位门槛从 0.3% 降至 0.17%,使得占矿区资源量 70% 以上的低品位矿体(0.15%≤Cu<0.3%)具备开发价值。(2)勘探范围扩大:新增资源量中,约 60% 来自驱龙矿区深部及外围的隐伏矿体,40% 来自原低品位矿段的重新评价。伴生资源同步增长:新增钼金属量 100.2 万吨、银 8157 吨,累计伴生资源量达钼 167.2 万吨、银 15.1 吨,平均品位分别为 0.019% 和 1.68 克 / 吨。
2025 年最新动态与储量预测
2025 年,巨龙铜业持续推进详查工作,初步估算矿区铜资源总量(含预测资源量)可能超过2800 万吨。这一数据包含:已备案资源量:2588 万吨(Cu≥0.17%);潜在资源量:约 200 万吨(Cu 0.10%-0.17%),需待三期工程(开采标高降至 4090 米)进一步验证。此外,知不拉铜多金属矿(巨龙铜业参股项目)贡献约 125 万吨矿石量,铜金属量约 1.2 万吨,未纳入上述主矿区统计。
资源量(Resource)
指所有查明与潜在的矿产资源中,具有一定可行性研究程度但经济意义尚未完全确定的部分,包括探明、控制、推断三个级别。例如,巨龙铜业 2024 年备案的 2588 万吨铜资源量中,约 60% 为控制和推断资源量,需后续勘探和技术经济评估。
储量(Reserve)
指经过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控制或探明,并通过可行性研究证明经济可采的矿产资源。截至 2024 年,巨龙铜业铜储量为1535.73 万吨(占资源量的 59.3%),主要集中在驱龙矿区的高品位核心矿体。储量与资源量的转化:随着二期工程(年采选 1.1 亿吨)和三期工程(年采选 2 亿吨)的推进,低品位资源量将逐步转化为储量。例如,三期工程设计境界内铜储量预计超过 2000 万吨,平均品位 0.22%。
官方备案文件
《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巨龙矿区铜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藏矿储评备字【2024】1 号);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矿业权公示系统。
上市公司公告
紫金矿业 2024 年 6 月 28 日《关于巨龙铜矿和铜山铜矿找矿增储取得重大突破的公告》;藏格矿业 2024 年 7 月 1 日《关于参股公司巨龙铜业资源储量新增备案的公告》。
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藏自治区多龙矿集区铜矿资源潜力评价》;海通国际《勘探增储 + 逆周期并购,矿业龙头两大 “法宝”》。
政策不确定性:西藏自治区对高海拔矿区的生态保护政策可能影响勘探进度。技术经济性挑战:低品位矿石(Cu<0.2%)的采选成本较高,需依赖持续的技术创新。勘探风险:深部矿体的连续性和品位稳定性尚未完全验证,可能导致资源量估算调整。
巨龙铜业的增储成果为其打造 “全球最大单体铜矿” 奠定了基础:
二期工程:预计 2026 年一季度投产,年采选矿石量 1.1 亿吨,年产铜 30-35 万吨,届时铜储量将提升至约 1800 万吨。三期工程:若获批准,最终开采标高降至 4090 米,年采选矿石量 2 亿吨,年产铜 60 万吨,铜储量有望突破 2500 万吨。这一进程将显著提升中国铜资源自给率,同时为全球新能源产业提供关键原材料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