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股份002484 VS 法拉电子600563
近期(约一年)股价表现:
- 江海股份:涨幅超+100%,区间最高涨幅超160%,市值从约130亿冲到290亿;
- 法拉电子:几乎零涨幅( -6%),在190-210亿市值徘徊,几乎“原地踏步”。
两者同属“电容”赛道,却走出极端分化趋势,搜集相关资料,借鉴股友和AI分析,从“技术路线、产品周期、产能稀缺性、资金属性、估值弹性”五个维度拆解浅析:
一、技术路线:铝电解 VS 薄膜,本轮景气主角不同
| 维度 | 江海股份 | 法拉电子 |
| 主力工艺 | 铝电解(81%)+超级电容(5%)+薄膜(8%) | 薄膜电容(97%) |
| 技术壁垒 | 高压化成箔自给+固液混合MLPC专利 | 基膜+金属化膜一体化,车规薄膜 |
| 下游结构 | AI服务器/光伏/储能/超充 | 新能源车电控、光伏逆变器 |
1. 2024-2025年全球AI服务器电源、超充储能对高压铝电解+超级电容需求爆发,江海两条产品线直接受益;
2. 薄膜电容虽然也在新能源车上量,但单车价值量提升速度<竞争玩家增加速度,法拉份额被比亚迪/时代电气/松下挤压,ASP下滑5-8%。
二、产品周期:超级电容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 江海股份
- 2013收购日本ACT,拥有EDLC+LIC双路线,2024年扩产至5亿Wh(+150%),订单排产到2025Q2;
- 超充桩/风电变桨/电网调频三大场景合计新增TAM≈120亿元,江海目标市占率30%,2026年可贡献营收30亿、净利4.5亿,相当于2023年公司利润的60%。
- 法拉电子
- 薄膜电容技术领先但缺乏“新故事”,新能源占比已高达54%,未来弹性取决于电动车总量,而非品类扩张;
- 2024年研发费率虽7.2%,但主要投向车规可靠性验证,没有“从0→1”的新品,估值缺乏向上催化剂。
三、产能稀缺性:江海超级电容全球第三,法拉薄膜面临过剩
- 车规级超级电容能真正量产的仅Maxwell(特斯拉)、Nesscap、江海三家,国内近乎垄断;
- 薄膜电容2025年国内新增产能≥30亿只(铜峰、鹰峰、松竹等),法拉虽扩产15亿只/年,但行业稼动率由92%降至78%,**价格战已现**。
四、资金属性:江海“小盘+主题”受游资追捧,法拉机构抱团但缺乏催化剂
| 指标 | 江海股份 | 法拉电子 |
| 流通市值 | 240亿 | 190亿 |
| 机构持仓 | 28%(多为被动指数) | 58%(公募+QFII) |
| 近三月龙虎榜次数 | 7次 | 0次 |
| 北向持股 | 1.8% | 11.4% |
江海盘子小、概念多(AI电源、超级电容、固态电池),游资+融资客主导,短线情绪溢价高;
法拉机构抱固收型仓位,缺少EPS上修→估值切换触发剂,导致“长期稳但缺乏爆发”。
五、估值与业绩匹配度
| 指标 | 江海股份 | 法拉电子 |
| 2025E归母净利 | 7.3亿 | 9.1亿 |
| 2025E PE | 40× | 22× |
| 2025-27 CAGR | 28% | 8% |
| PEG | 1.4 | 2.8 |
江海估值高,但增长能部分消化溢价;法拉估值低,却缺乏兑现弹性,导致资金“弃低就高”。
结论
本轮行情本质是“产品周期+资金属性”共振:
- 江海凭借超级电容+AI电源打开第二曲线,叠加小盘题材,获得估值溢价;
- 法拉仍停留在薄膜价格红海,虽有稳健现金流但缺乏爆发点,资金暂时撤离。
题外
本质还是江海处在AI风口,法拉陷入新能源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