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象屿:供应链巨头的业绩拐点与转型之路

用户头像
和光同尘与时舒展
 · 江苏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这家中国供应链龙头企业正通过战略重构与模式创新,实现经营质量的跃升。

2025年上半年,厦门象屿交出了一份颇具含金量的成绩单——在公司营业收入微增0.23%至2039亿元的背景下,归母净利润却实现10.32亿元,同比增长32.48%,创下近年来的增速新高。

更为难得的是,公司第二季度净利润增速进一步加快至40.83%,显示出业绩加速向上的态势。这一“量增利更增”的发展格局,标志着厦门象屿经过前期的战略调整与管理优化,已明确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01 财务表现: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2025年上半年,厦门象屿的业绩呈现出多个积极变化。

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实质改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4.99%,同比提升1.01个百分点,显示了资产运营效率的提高。

公司的财务费用大幅下降41.8%,这主要得益于今年2月完成的32.2亿元定增项目,有效优化了资本结构。

同时,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2.3亿元,风险管控成效显著。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公司净利率的同比提升。

02 业务亮点:经营货量快速增长,能源化工表现突出

2025年上半年,厦门象屿大宗商品经营货量超过1.2亿吨,同比增长19.02%,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依然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扩大。

分板块看,能源化工业务成为最大亮点,经营货量同比增长42.84%,期现毛利大幅增长51.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石油原油商品国际化业务取得突破,已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农产品业务同样表现优异,经营货量增长43.75%,期现毛利飙升255%,显示出业务结构优化的显著成效。

金属矿产业务则受行情弱势震荡影响,期现毛利同比下降26.1%,体现了不同品类间的分化态势。

03 物流与制造:物流表现亮眼,造船订单饱满

物流业务成为厦门象屿2025年上半年的一大亮点。

公司大宗商品物流实现营收50亿元,同比增长17.4%,毛利润同比增长20.5%。其中,铁路物流毛利润大幅增长73.35%,得益于公司开拓新路线、新品类,并实施精益管理及成本控制。

综合物流业务也不断加强外部客源拓展,发力国际化物流业务,其中铝产业物流营收大幅增长超过400%。

在生产制造板块,公司造船业务手持订单饱满,在手订单达91艘。随着启东新船厂全面投产,下半年象屿海装的产能和盈利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04 战略转型:“三新一高”指引发展方向

厦门象屿通过50余场战略深度研讨,谋定了下一个五年(2026-2030年)的“三新一高”战略新方向。

公司提出了“资源、贸易、物流、服务、加工、投资”多要素的经营新模式,旨在打造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

在组织架构上,公司推动钢铁、农产、煤炭板块整合,强化资源统筹能力,为后续形成专业化产业子集团奠定基础。

公司还成功引入招商局和山东港口两大战略投资者,不仅增厚了资本金,更将为公司带来业务协同效应。

05 同业对比:龙头地位稳固,差异化优势明显

与同行企业相比,厦门象屿展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

作为供应链管理龙头,厦门象屿充分利用自身在资金、物流、渠道方面的优势,整合资源,最大化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综合配套服务的能力。

厦门国贸相比,两家公司虽同处厦门,但业务重心各有侧重。厦门国贸地产业务规模较大,2024年全口径签约销售金额为366.9亿元。

厦门象屿则更加专注于大宗商品供应链领域,在大宗商品经营货量上保持领先。

在“反内卷”大趋势下,下游客户将从粗放式经营转向精益生产,将更看重大宗服务商的综合服务能力。厦门象屿作为行业内经营规范的、具备物流能力、效率领先的龙头公司,有望从中受益。

06 未来展望:战略迭代开启新成长周期

展望未来,厦门象屿的发展路径清晰可见。

公司的业绩拐点已经明确,多家机构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

国际化业务将成为重要增长点。公司已构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非洲、欧洲的核心运输通道,布局超过150个海外仓储节点。

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赛道的布局也将逐步贡献业绩。公司积极拓展东南亚、欧洲等地光伏业务,推动中国先进技术走向海外。

随着公司推动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进一步激发团队活力,将为战略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

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厦门象屿凭借其战略前瞻性与卓越的运营能力,实现了业绩的实质性改善。

公司正从传统的大宗商品贸易商,向以供应链为核心的整合服务商转型,这一战略迭代有望开启新的成长周期。

随着新五年战略的落地和与战略投资者协同效应的释放,这家供应链巨头有望在行业变革中进一步巩固其龙头地位,向“成为世界一流的供应链服务企业”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