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电子、科陆电子和智光电气虽然同属能源技术领域,但它们在2025年上半年却走出了三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一家是稳健增长的模范,一家是逆势翻盘的典型,而另一家则是技术深耕的代表。
:rocket: 三强业绩全景图
根据最新的财务数据,这三家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 东方电子展现了稳健的增长态势。公司上半年营收达31.62亿元,同比增长12.18%;归母净利润为3.02亿元,同比增长19.65%。公司的毛利率微升至33.08%,净利率也提升至8.84%。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及子公司累计中标额已超54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为后续业绩提供了坚实支撑。
· 科陆电子则上演了精彩的业绩逆转。从预告来看,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亿至2.25亿,同比增长541.13%至667.16%。根据后续的半年报,公司最终实现营业收入25.73亿元,归母净利润1.90亿元。这一亮眼表现主要得益于海外储能订单的陆续交付及财务费用减少。
· 智光电气呈现出 "营收增长但尚未盈利" 的状态。公司上半年营收16.43亿元,同比增长31.71%。尽管净利润仍为负值,但同比减亏38.88%。公司的储能业务成为核心驱动力,该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10.60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超六成。
:compass: 迥异的战略路径
三家公司不同的业绩表现,源于它们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 东方电子构建了多元化的业务生态。其智能配用电业务是基本盘,上半年收入17.48亿元,占总营收过半。调度及云化、输变电自动化业务则是高毛利担当,毛利率均超过41%。而综合能源及虚拟电厂、新能源及储能业务则作为增长引擎,后者收入同比增长23.07%。
· 科陆电子采取了 "聚焦储能,单点突破" 的战略。公司的储能业务在上半年实现收入12.82亿元,同比暴增177.15%,占总营收比重已达49.83%,首次超过传统的智能电网业务。这一转型的成功主要源于海外储能订单的集中交付,上半年公司海外储能业务收入占比已提升至58%。
· 智光电气选择了 "深耕高压级联技术" 的专业化路径。作为"高压级联储能技术的行业领跑者",公司在2025年7月全球首发了第三代级联型高压大容量储能系统ZGEner-Plus 3.0。其清远独立储能电站上半年贡献净利润7408.20万元,净利润率超过60%。
💡 核心技术优势
在技术层面,三家公司也各有所长:
· 东方电子的优势在于全链条技术整合能力。公司掌握储能PCS、EMS、PMS、BMS四大核心产品的100%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公司深度融合AI技术与电力核心业务,成功打造了六大核心AI能力,包括基于昇腾的东方电问AI训推平台、东方视界数字孪生云渲染平台等。
· 科陆电子的竞争力体现在智能量测与储能系统集成。公司在电碳表、电力鸿蒙智能台区终端等产品上实现创新,其电碳表关联动态用能活动与碳排数据,实现了电碳耦合计量。与此同时,公司形成从电池管理系统到整体储能解决方案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 智光电气的核心技术壁垒是高压级联储能。公司在该领域有12年的技术积累,其新一代储能系统单机容量高达100MW/200MWh,直挂35kV电网,转换效率≥92%。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达1021项。
🌐 市场拓展策略
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三家公司制定了各自的发展路径:
· 东方电子是 "深耕国内,有序出海" 的典范。在国内市场,公司在国网2025年配网区域联合采购中标4.44亿元。在海外,公司签约了阿塞拜疆国家数字化配网项目,合同金额1145万美元;在沙特市场签订合同1.6亿元。公司业务已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 科陆电子凭借 "海外储能,单骑救主" 实现突围。公司的国外营收同比增长126.84%,国内外业务几乎平分秋色。其海外战略的成功得益于精准把握了欧洲、中东等地区能源转型带来的储能市场风口。公司还在印尼建设储能生产基地,初期规划产能3GWh,计划2026年正式投产。
· 智光电气聚焦 "华南基地,辐射全国" 的策略。公司的华南地区收入达8.81亿元,同比增长51.88%。通过在广东省内建成最大装机容量的独立储能电站集群,公司形成了区域规模优势。随着广东省实施"同一220kV供电片区规划建设原则上不超过1座独立储能电站"的政策,公司的先发优势更加凸显。
⚠️ 潜在风险分析
投资者也需要清醒认识到三家公司面临的不同风险:
· 东方电子需警惕电网投资波动和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作为电力自动化企业,其业绩与电网投资力度高度相关。同时,随着业务出海,公司也面临地缘政治、贸易壁垒等不确定性。
· 科陆电子的风险更为突出,主要是高负债压力和现金流挑战。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已攀升至90.88%;流动比率仅为0.62,远低于安全标准。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1万元,与净利润产生背离。
· 智光电气的主要风险在于持续盈利压力和技术路线依赖。尽管营收增长,公司上半年仍亏损5515.06万元。同时,公司业绩高度依赖高压级联储能技术路线,若行业技术方向发生变化,可能对公司造成冲击。
🔭 未来前景展望
展望未来,三家公司有着不同的增长逻辑:
· 东方电子的增长将来自虚拟电厂蓝海和出海加速。2025年5月出台的绿电直连政策有望激活用户侧灵活性资源。华泰证券预计2025-2027年公司虚拟电厂板块收入增速或达30%/50%/50%。
· 科陆电子的未来取决于储能风口的延续和产能释放。全球储能市场仍处于高速增长期,2025上半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同比增长85.7%。公司宜春储能基地10GWh产能已投产,印尼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为后续增长提供产能支撑。
· 智光电气的转机在于独立储能电站的业绩贡献。公司在清远独立储能电站上的成功展示了该商业模式的高盈利潜力。随着清远二期、三期和梅州平远三大储能电站年底并网,公司有望建成广东省最大规模独立储能电站群。
💎 总结与投资逻辑
总的来说,这三家公司代表了能源技术领域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
· 东方电子呈现的是 "全能型选手" 画像。它适合风险偏好较低、追求稳定增长的投资者。公司多元化的业务结构、稳健的财务数据和充足的订单储备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而虚拟电厂和出海业务则提供了弹性增长空间。
· 科陆电子则是 "孤注一掷的冒险家" 。它更适合对储能行业有深刻理解、能承受较大波动的投资者。公司凭借海外储能实现了业绩逆转,但高负债与现金流问题仍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风险点。
· 智光电气可被视为 "技术专精的工匠" 。它适合看好特定技术路线、有耐心的长期投资者。公司在高压级联储能领域建立了深厚壁垒,独立储能电站的商业模式也已得到验证,但盈利能力的兑现仍需时间。
在能源革命浪潮下,三家公司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它们的未来表现将验证不同战略在电力设备行业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