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反倾销与成本高企的双重夹击下,中国两大钛白粉龙头企业正凭借各自优势寻找破局之道。
2025年上半年,钛白粉行业面临严峻挑战。欧盟、印度、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钛白粉加征反倾销关税,导致出口受阻,同时钛精矿价格高位震荡,企业综合成本压力居高不下。
在这一背景下,钛白粉行业双雄——龙佰集团与中核钛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龙佰集团上半年营收133.42亿元,净利润13.85亿元;而中核钛白则实现营收37.70亿元,同比增长19.66%,但净利润2.59亿元,同比下降14.83%,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特点。
---
01 行业困境:价格下滑与出口受阻的双重压力
钛白粉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遭遇了“量价齐跌”的困境。
从价格走势看,2025年第二季度硫酸法(金红石)和氯化法钛白粉价格同比分别下降7%和11%。到8月中旬,行业平均亏损已高达1000元/吨,6-8月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至2000元/吨左右。
出口市场大幅萎缩是导致行业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2025年第二季度,钛白粉出口42万吨,同比下滑14%,环比下降17%。受欧盟、欧亚联盟、巴西、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关税影响,部分出口企业不得不将产品转为国内销售,加剧了国内市场的供给过剩。
与此同时,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进一步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龙佰集团在财报中指出,2025年上半年钛精矿价格高位震荡,硫酸以及其他原材料价格则延续涨势。
02 龙佰集团:全产业链布局与全球化战略
作为全球钛白粉龙头企业,龙佰集团在行业逆风中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33.42亿元,虽然同比小幅下降3%,但净利润仍达到13.85亿元。第二季度单季营收62.82亿元,净利润6.99亿元,环比增长1.90%,显示出业绩企稳回升的迹象。
分业务来看,龙佰集团钛白粉业务营收87亿元,海绵钛业务营收15亿元,两者销量分别为61万吨和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和26%。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表现亮眼,收入达5.27亿元,同比增长27.23%。
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龙佰集团积极加速海外布局。公司已基本确定出海选址等前期背调工作,旨在规避高额反倾销税。这一战略同时有助于公司整合全球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在上游资源领域,龙佰集团积极推进“红格北矿区两矿联合开发”与“徐家沟铁矿开发”两大核心项目。项目完成后,公司钛精矿产能将达到248万吨/年,铁精矿产能达760万吨/年,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03 中核钛白:营收增长背后的盈利隐忧
与龙佰集团不同,中核钛白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营收增长,但盈利能力出现下滑。
公司营收37.70亿元,同比增长19.66%,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稳定表现,该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80.17%。然而,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14.83%至2.59亿元。
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是中核钛白面临的主要问题。公司毛利率为15.91%,同比减少17.28%;净利率为6.96%,同比减少27.82%。钛白粉业务毛利率为13.21%,较上年同期下降5.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当期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192.61%。同时,公司的三费占营收比6.0%,同比增16.91%,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
另一方面,中核钛白的新能源布局开始贡献收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类产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029.26%,黄磷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3%,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04 技术路线与产能布局对比
龙佰集团采用氯化法+硫酸法双工艺,是国内氯化法产能最大的企业,技术领先。公司还建立了完整的全产业链布局,纵向整合钛矿、海绵钛、锂电材料。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钛白粉产量68.22万吨,同比增长5.02%;海绵钛产量3.62万吨,同比增长9.30%。
中核钛白则以金红石型钛白粉为主,硫酸法技术成熟。公司持续推进“硫-磷-铁-钛”绿色循环产业布局,目前已形成钛白粉年产能近55万吨、磷矿石50万吨/年、黄磷12万吨/年、磷酸铁10万吨/年的规模优势。
在研发方面,中核钛白拥有有效专利245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7732.85万元,在锂电材料、钛基复合材料、光伏材料等领域开展前沿研究。
05 应对策略:价格调整与现金流改善
面对行业困境,两家企业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2025年8月,钛白粉行业迎来一轮集体调价。龙佰集团于8月18日率先宣布国内各类客户价格上调500元/吨,国际客户上调70美元/吨。随后,中核钛白等多家生产企业也相继调价。
这次调价已产生一定积极效果。据卓创资讯分析师孙珊珊介绍,调价后钛白粉市场商谈价格稳定在12500—13200元/吨,前期持续下跌的趋势得到遏制。
在财务管理方面,中核钛白的现金流状况大幅改善。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上年同期的-9933.52万元转为正值4.65亿元,同比增长568.04%。这一变化反映出公司资金周转效率显著提升,营运能力进一步增强。
两家公司还纷纷推出股份回购计划,彰显管理层信心。龙佰集团拟以自有资金5~10亿元回购股份;中核钛白则推出3亿—5亿元股份回购计划,截至6月30日已回购股份4621.55万股。
06 未来展望:行业分化中的发展路径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龙佰集团与中核钛白的未来发展路径也呈现出差异。
龙佰集团的发展重心放在全球化布局和产业链整合上。公司积极推动海外建厂以规避反倾销税,同时加强上游原材料保障。西部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为28.83/36.44/43.48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5.39/12.17/10.20倍。
中核钛白则更加专注于新能源材料的拓展和绿色循环产业布局。公司“硫-磷-铁-钛”一体化产业链逐步完善,磷酸铁等新产品已获客户认可并实现批量供应。公司与立邦投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其2025—2027年度主要钛白粉供应商之一,进一步巩固高端市场份额。
从行业整体前景看,随着“金九银十”消费旺季临近,以及企业主动调价止损,钛白粉市场有望逐步企稳。东兴证券研报指出,随着需求逐步恢复,钛白粉市场价格有望触底反弹,行业龙头或将受益。
---
纵观龙佰集团与中核钛白的竞争格局,两家企业虽然同属钛白粉行业龙头,但已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
龙佰集团凭借其全产业链布局和全球化战略,在行业逆风中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而中核钛白则通过新能源布局和循环经济模式,在营收增长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龙佰集团的优势在于其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全面的产业布局,而中核钛白的亮点则在于其成长性和新能源领域的突破。随着行业逐渐触底反弹,两家公司都有望从复苏中受益,但各自的投资逻辑已呈现出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