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通信VS烽火通信:数字经济浪潮下的差异化生存之道

用户头像
和光同尘与时舒展
 · 江苏  

一家凭借AI营销与低空经济轻盈转身,一家依托光通信与算力基建稳健前行,在相同的时代机遇中,两家通信企业正以截然不同的姿态破局。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政策东风下,通信行业迎来了新一轮产业变革。纵横通信烽火通信,一家是活跃于数字应用前沿的敏捷型选手,另一家是深耕光通信与算力基建的厚重型巨头,二者在相同的时代机遇下,走出了泾渭分明的发展路径。

---

一、财务表现:增长逻辑的鲜明分野

从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看,两家公司的核心差异一目了然。

· 纵横通信:利润增长背后的业务重构

纵横通信上半年营收7.97亿元,同比下降12.1%,但归母净利润1174万元,同比增长45.81%。这种“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公司业务结构的主动调整。其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143.30%,显示出盈利能力的快速修复,主要得益于AI赋能下的数字营销业务利润率提升以及有效的费用管控。

· 烽火通信:营收承压下的韧性提升

烽火通信体量远超纵横通信,上半年营收111.17亿元,虽同比下滑19.73%,但归母净利润逆势增长32.02%至2.87亿元。这种反差体现了其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与运营效率提升,其中营业成本下降20.64%,毛利率实现小幅提升。

核心差异:纵横通信通过业务转型驱动利润增长,而烽火通信则在行业周期性压力下,通过精细化管理与供应链优化,展现出更强的盈利韧性。

---

二、业务布局:“轻”应用与“重”资产的对垒

两家公司的业务重心截然不同,决定了它们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

· 纵横通信:三位一体的数字生态

公司构建了“数字基建、数字营销、低空经济”三大业务板块。

· 数字营销是当前的核心引擎,贡献收入5.15亿元,占比超过60%。公司通过AI技术优化投放策略,并拓展短剧、小说等新品类,提升利润率。

· 低空经济是未来的想象空间,公司在飞控系统、视觉辅助降落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并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运营公司,推动商业化落地。

其模式轻量、灵活,紧跟市场热点。

· 烽火通信:固本培新的技术基石

作为全球光通信创新标杆,其业务更厚重、基础。

· 光通信是传统基本盘,但公司在空芯光纤等前沿技术上取得关键突破,自主研发四管双嵌套式空芯光纤,显著提升网络传输效率与容量。

· 算力相关业务成为新增长点,服务器产品中标中国铁塔、联通数科等项目,多模光纤产能持续扩张。

· 海洋通信领域,公司是全球唯一自主打通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企业。

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费用14.39亿元,占营收比重达12.95%,构筑了深厚的技术护城河。

---

三、战略方向:敏捷响应与长期主义的碰撞

· 纵横通信:紧抓政策风口的“机会猎手”

其战略核心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无论是利用AI提升营销效率,还是布局低空经济这类战略性新兴产业,都体现了其对政策导向(如“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的敏锐嗅觉。这种模式增长潜力大,但同时也伴随着市场波动和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 烽火通信:深耕核心技术的“生态构建者”

其战略更偏向长期主义与生态布局。面对国内运营商投资周期波动,公司一方面通过拓展海外市场(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超34%)来平滑风险;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向算力、海洋通信、卫星通信等空天地海领域延伸,致力于打造下一代通信基础设施。

---

四、行业坐标与未来展望

· 纵横通信的对比方更像是通鼎互联等一批聚焦垂直行业应用的通信服务商。其未来增长高度依赖于低空经济业务的落地进度和数字营销业务的利润率能否持续提升。

· 烽火通信则与中兴通讯等设备商同台竞技。它的未来在于能否抓住算力投资的长期浪潮,并将其技术优势转化为持续的业绩回报。天风证券预测其2025年归母净利润可达9.45亿元,对应市盈率33倍,显示市场给予其一定的成长预期。

---

总结:如何选择?

· 看重短期弹性与主题增长,可关注纵横通信。需密切跟踪其低空经济业务的订单落地情况,以及AI技术对数字营销业务的利润释放效果。

· 偏好长期确定性与技术壁垒,烽火通信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其业绩拐点有望随着运营商传输网投资回暖及算力基建的持续放量而到来。

数字经济这片广阔的海洋中,纵横通信选择成为一艘轻快的冲锋舟,在应用层的浪尖上舞蹈;而烽火通信则致力于打造一艘厚重的航母,在基础设施的深海中前行。两种模式,无所谓优劣,唯有是否契合投资者自身的风险偏好与投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