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增长近40%,亏损收窄超八成,现金流大增1730%——星星科技2025年半年报似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但在这份业绩的背后,公司依然未能实现真正盈利。
星星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06亿元,同比增长39.12%,净亏损从上年同期的7205.25万元大幅收窄至936.19万元,亏损同比缩小87.01%。
更引人注目的是,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9575.24万元,同比飙升1730.11%,这一数据似乎表明公司主营业务造血能力正在恢复。
---
01 业绩回暖:营收增长背后的改善信号
2025年上半年对星星科技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公司在连续多年亏损后,终于看到了业绩改善的曙光。
半年报显示,公司不仅营收实现39.12%的同比增长,净利率也同比提升90.69%至-1.33%。
毛利率方面,公司2025年上半年达到10.11%,相较于2023年同期的-1.95%,实现了大幅提升,这一变化显示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公司的资产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较上年末增加2733.97%,固定资产则减少20.43%,这一增一减反映了公司资产结构的调整。
02 历史低谷:从巨亏到重整的曲折历程
要理解星星科技当前业绩的意义,有必要回顾其曲折的发展历程。
从财务数据看,星星科技在过去几年曾陷入深度困境。
2020年至2021年,公司连续两年巨额亏损,分别达-27.5亿元和-13.85亿元。
这一亏损额度甚至超过了公司的营收规模,导致公司净资产大幅缩水,一度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2年,公司通过一系列重整措施,勉强实现1.45亿元的净利润,但这一业绩主要来源于债务重组等非经常性损益,主营业务并未真正恢复活力。
果然,2023年公司再度亏损4.81亿元,显示其经营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从运营效率指标看,公司近期的存货资产总额比值持续增长,这可能会增加公司的资金占用成本,影响运营效率。
03 双轮驱动:消费电子与电动两轮车的战略布局
为摆脱经营困境,星星科技近年来积极推进双主业发展战略,一方面稳固消费电子基本盘,另一方面大力拓展电动两轮车市场。
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业务涵盖视窗防护屏、触控显示模组、精密结构件的研发与制造。
公司拥有成熟的2D、2.5D、3D视窗玻璃技术及领先的增透膜、防指纹膜、NCVM镀膜技术。
在电动两轮车业务方面,公司抓住了《新国标》政策带来的换购浪潮。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业务分别增长75%和153%,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公司还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在电池技术、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方面进行研发投入。
其推出的开拓者远航版电摩,一次充电续航达500里,解决了传统电摩在续航方面的痛点。
04 行业对比:与同业巨头的显著差距
尽管星星科技近期业绩有所改善,但与行业龙头企业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
从净资产收益率(ROE)这一核心指标看,星星科技在消费电子行业86家公司中排名第81位,处于行业下游水平。
相比之下,行业头部企业如传音控股、立讯精密等,ROE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营业总收入方面,星星科技在行业中排名第66位,同样处于中下游位置。
行业龙头工业富联营收高达2660.91亿元,而立讯精密营收也达1035.98亿元,而星星科技近12个月营收仅8亿元,规模差距巨大。
在盈利能力方面,星星科技的毛利率仅为10.11%,远低于行业优秀企业水平,这反映了公司在成本控制、产品附加值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05 风险隐忧:财务结构与经营效率的挑战
星星科技虽然业绩有所好转,但仍面临多方面挑战。
公资产负债率持续增长,从2023年半年报的28.91%上升至2025年半年报的46.41%,这表明公司的债务负担在加重。
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也在趋弱,流动比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2.23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9,低于一般制造业企业的安全水平。
此外,虽然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大幅改善,但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净利润比值持续下滑,这反映了公司盈利质量不佳。
从运营效率看,尽管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均有提升,但绝对值仍处于行业较低水平,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
星星科技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确实带来了希望,营收增长、亏损收窄、现金流改善,电动两轮车业务更是成为一大亮点。
然而,公司与行业龙头相比仍有巨大差距,资产负债率攀升,盈利能力尚未真正恢复。
其电动两轮车业务虽增长迅速,但在公司总体营收中占比仍有限,能否支撑公司彻底扭转困局,尚待时间检验。
星星科技的转型之路刚刚走过半程,真正的考验还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