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运通:营收增长下的盈利挑战,金融科技龙头如何突围?

用户头像
和光同尘与时舒展
 · 江苏  

营收增长12.07%,净利润却下降6.49%,广电运通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出典型的“增收不增利”现象,这家金融科技龙头企业正面临转型期的盈利考验。

2025年8月28日,广电运通发布了半年度业绩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75亿元,同比增长12.07%,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6亿元,同比下降6.49%。

这一反差表现背后,是公司在金融科技、城市智能、AI技术等领域的持续投入与扩张。作为国内最大的金融智能自助设备供应商,广电运通在维持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17年第一的同时,正加速向AI技术提供商转型。

---

01 财务表现:增收不增利背后的业务调整

广电运通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表现,折射出公司转型期的阶段性特征。

从营收构成来看,公司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25亿元,同比增长15.72%,单季度表现优于上半年整体水平。这表明公司业务增长势头仍在加强。

然而,盈利指标却呈现相反走势。第二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25亿元,同比下降10.28%。盈利下滑速度较第一季度的6.49%进一步扩大,显示公司面临一定的盈利压力。

从盈利能力指标看,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28.44%。这一数据相较于2024年全年31.11%的毛利率有所下降,反映出公司产品结构变化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

公司的每股收益为0.19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1%,尽管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仍保持了相对稳定。

02 业务转型:AI技术全面赋能传统优势

广电运通正积极推进“AI in all”战略,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各业务线深度融合。

在金融科技领域,公司基于连续17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领先地位,持续拓展数字渠道、数字运营、数字营销、数字财管、数字风控等业务。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智能终端、运营服务及大数据解决方案,业务范围遍及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AI政务领域,公司打造了智慧城市大脑、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城市可信数据空间等系列产品,已成为城市数字化治理的核心基础设施。这些解决方案已在广州从化、广州花都、清远、汕尾、茂名、湛江、平顶山、龙岩等地多点开花。

智慧交通领域,作为国内少数掌握自动售检票系统关键设备及模块的核心技术企业,公司的智慧出行产品及解决方案已覆盖10多个国家、国内40多个城市、100多条地铁和高铁线路。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超5亿元,持续强化望道大模型的共性基础能力,自主研发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打通了AI Agent构建全流程。

03 创新布局:算力与数据要素双轮驱动

面对AI技术浪潮,广电运通在算力基础设施和数据要素领域进行了前瞻性布局。

在算力领域,公司承建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一期建设100PFlops@FP16算力,二期在原基础上持续扩建200PFlops@FP16算力

此外,公司承接了广州智算运行服务平台(一期)项目,截至2024年12月,该平台已汇聚社会面智算资源超4000P,并适配150多个开源模型。

2024年8月,公司成功控股广电五舟,后者为华为鲲鹏整机合作伙伴和昇腾AI战略伙伴。公司在广州总部和贵阳共部署有5条服务器产线,年产能合计达24万台/年。

数据要素领域,公司以广州为基,在数据要素产业全链条均有布局。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领域,公司与广州数据集团密切合作;在数据流通环节,公司参股广州数据交易所,持股比例达10.5%。

2024年,公司南沙“离岸易平台”、“中数智汇产业链数据库”及ESG卓望指标数据集三个数据资产实现入表,为后续数据资产运营奠定了基础。

04 行业对比:龙头地位稳固但盈利面临追赶

与金融机具行业同类企业相比,广电运通在营收规模和市场地位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在盈利能力上面临挑战。

从营收规模看,广电运通2025年上半年52.75亿元的营业收入远高于同行。相比之下,新北洋2024年全年营收为23.76亿元,恒银科技为4.37亿元,长城信息为10.72亿元。

在毛利润方面,广电运通在2025年第一季度金融机具相关企业排名中位列第一,毛利润达到6.64亿元,与恒生电子并列榜首。新国都川发龙蟒南天信息则分别以2.57亿元、2.51亿元和1.93亿元位列第三至五位。

从毛利率角度分析,广电运通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28.44%,低于其在2024年31.11%的水平。与行业相比,这一毛利率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在客户集中度方面,广电运通表现出更好的风险分散能力。公司前五大客户集中度仅为21.24%,远低于恒银科技的57.74%和长城信息的37.27%。

从资产规模看,截至2024年末,广电运通资产总额达到280.94亿元,远超新北洋的54.89亿元、恒银科技的17.43亿元和长城信息的20.14亿元,凸显出公司的综合实力。

05 挑战分析:毛利率下滑与商誉风险

广电运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表现和未来发展。

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1.11%,同比下降4.77个百分点。金融科技板块毛利率下降主要系产品趋于成熟稳定,客户批量采购增加,导致客户议价空间提高所致;城市智能板块毛利率下降主要受新并入的智能算力设备业务毛利率较低影响。

截至2024年末,公司商誉规模达16.59亿元,占资产总额的5.91%。若被收购子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下滑,公司商誉存在一定的减值风险,这可能对未来业绩造成压力。

公司在技术更新方面面临持续压力。作为传统金融设备制造商,公司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跟上AI、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步伐,这对公司的现金流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也给公司带来挑战。随着金融科技领域的参与者不断增加,公司需要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竞争力,以维持市场领先地位和定价能力。

06 未来展望:AI赋能与海外拓展并重

面对当前挑战,广电运通的未来发展仍存在诸多机遇与增长点。

公司在AI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有望逐步贡献业绩。上半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已支撑客户开发出多元AI Agent应用,覆盖智能问数/问政/问企、文案写作、政务工单分析、会议办公、智能设备运维、家庭医生健康咨询等场景。

海外业务拓展成为重要增长点。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表现亮眼,全年新签合同额保持双位数增长,营收超17亿元,欧洲、拉美、亚太等重点市场收获大单。公司业务范围已遍及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跨境支付领域,公司基于跨境人民币支付资质,为境内外交易双方提供跨境贸易所涉及的人民币收付结算服务。上半年,广电运通旗下中金支付总部从北京迁址至广州,作为广州市属国企首块支付牌照落地意义重大。

从机构预期看,国泰海通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1元、0.47元和0.54元,呈现逐步恢复的态势。公司当前滚动市盈率为39.29倍,低于行业平均的53.01倍,估值相对合理。

---

作为国内金融科技设备领域的绝对龙头,广电运通凭借其连续17年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稳固地位,正积极向AI技术提供商转型。其52.75亿元的营收规模彰显了公司在行业中的体量与影响力。

然而,公司面临的盈利下滑与毛利率下降问题也不容忽视。在保持技术投入与盈利能力之间寻求平衡,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挑战。

随着AI技术在金融、政务、交通等领域的加速渗透,以及公司海外市场的持续拓展,广电运通能否凭借其技术积累与市场地位,在转型阵痛后迎来新一轮增长,仍需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