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下降17.79%,净利润下滑48.35%,全信股份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略显黯淡,但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改善至2.63亿元,同比增长590.48%,为公司转型带来一丝曙光。
2025年8月28日,全信股份交出了一份营收与利润双降的半年成绩单。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45亿元,同比下降17.79%;归母净利润2203.43万元,同比下降48.35%;扣非净利润2208.87万元,同比下降46.67%。
这份看似不尽人意的财报背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同比大幅改善,从上年同期的-5355.87万元增至2.63亿元。在军工电子行业整体调整的背景下,全信股份正经历从传统业务向新增长领域转型的阵痛期。
---
01 财务透视:业绩短期承压,现金流改善显著
全信股份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呈现出全方位的压力,但也暗藏积极信号。
公司不仅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11%,同比下降0.98个百分点。从单季度表现来看,这已是公司营业收入增速连续第三个半年度持续下降,近三期半年报营收同比变动分别为1.87%、-6.04%和-17.79%。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销售毛利率持续下降,从2023年上半年的46.29%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5.14%。与此同时,公司的销售净利率也呈现下滑趋势,从16.89%降至4.96%,反映出公司面临产品价格压力或成本上升的挑战。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持续增长,近三期半年报的比值分别为172.67%、208.02%和223.49%。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达9.9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较高,这不仅占用了大量营运资金,也带来了潜在的坏账风险。
然而,公司现金流状况却大幅改善。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到2.63亿元,同比增加3.16亿元。这一改善主要源于公司上半年到期承兑的商业汇票金额同比显著提升,以及收入及应税利润同比下降较多,使得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减少约2914万元。
02 业务布局:军工根基与民品拓展双轮驱动
全信股份的业务版图主要围绕军工电子领域展开,并积极向民用市场拓展。
公司主要从事军用光电线缆及组件、光电元器件、FC光纤高速网络及多协议网络解决方案、光电系统集成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电子和兵器五大军工领域,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军工业务持续巩固的同时,全信股份还积极拓展商业航天、民用航空、轨道交通等民品市场。公司的绕包线产品已在国产大飞机C919及支线客机ARJ21上形成批量配套,轨道交通装备用通信电缆在取得CRCC认证资格后,已批量应用在350km/h复兴号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
公司的FC网络产品已得到军工市场的充分认可和广泛应用,拥有FC网络完整知识产权与专利技术。目前在航空及舰船等几大军工领域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重点投入研发10G/25G智能以太网卡及TSN网络产品,以保持网络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这一前瞻性布局有望为公司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03 行业对比:军工电子企业分化明显
与军工电子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全信股份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各有特点。
从业务模式来看,全信股份与振华科技、新劲刚等企业在细分领域形成了差异化竞争。振华科技作为平台型公司,产品线覆盖基础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材料等众多领域,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1亿元,规模大于全信股份。
新劲刚则聚焦于"特殊应用领域电子业务"和"特殊应用领域材料业务",其2024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高达66.36%,显著高于全信股份2025年上半年35.14%的毛利率,反映出不同细分领域盈利能力的差异。
从估值角度看,以2025年8月27日收盘价计算,全信股份目前市盈率约为-1743.66倍,市净率约2.48倍,市销率约6.06倍。这一估值水平反映了市场对公司当前盈利能力的担忧,但也可能为未来业绩改善提供了潜在的空间。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加172.48%,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减少13.3%,存货较上年末减少6.94%。这些变化显示出公司资产结构有所优化,运营效率可能正在改善。
04 挑战分析:四重因素挤压业绩空间
全信股份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军工行业周期性调整是影响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五大军工领域,受国防预算和装备采购计划影响较大。2025年上半年,军工行业可能正处于"十四五"中后期的调整阶段,部分订单延迟或减少,导致公司营收下降。
产品价格压力持续存在。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46.29%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5.14%,反映出公司产品可能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价格压力,或是产品结构变化导致综合毛利率下滑。
运营效率有待提升也是公司面临的挑战。近三期半年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从0.71次降至0.47次,应收账款周转能力趋弱。同时,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也从0.21次降至0.18次,总资产周转能力趋弱。
此外,公司还面临军民业务协同的挑战。公司积极拓展民品市场,在商业卫星、轨道交通、民用航空等领域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民品市场与军品市场在商业模式、客户需求、竞争态势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实现军民业务的协同发展,仍是公司需要探索的课题。
05 未来展望:新业务驱动业绩恢复
展望未来,全信股份的业绩恢复存在一定契机,但也面临不确定性。
公司在FC光纤网络领域的优势将成为业务复苏的重要支撑。公司的FC网络产品已在航空及舰船等几大军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持续推出新产品及技术,如智能FC节点卡、16G FC交换机等,这将有助于公司在军工信息化建设中保持竞争优势。
民品市场的持续拓展将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公司产品已在国产大飞机C919、复兴号动车组等领域形成批量配套,随着这些领域国产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公司有望获得更多订单。
从财务指标看,公司合同负债较上年末增加22.06%,这可能预示着公司在手订单有所增加。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1.82%,同比下降13.88%,财务结构较为稳健,为业务拓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大幅改善,经营现金流净额达到2.63亿元,这将为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新业务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公司可依托现有技术积累,继续拓展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
全信股份作为国内军工电子领域军用光电线缆及组件的重要供应商,正经历业绩的阶段性低谷。其4.45亿元的上半年营收规模体现了公司在市场中的体量,但净利润的急剧下滑也暴露了公司在产品结构优化和运营效率方面面临的挑战。
短期内,公司业绩的恢复依赖于军工市场需求的回暖和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中长期看,公司在FC光纤网络、国产大飞机、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布局将决定其成长空间。
在军工电子国产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全信股份能否凭借其技术积累与产业布局,在行业竞争中赢得更大份额,仍需持续观察。其2.63亿元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和国产大飞机项目的突破只是起点,真正的挑战在于能否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持续稳定的业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