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加小钱
 · 上海  

$莱美药业(SZ300006)$
用常识来理解莱美的业绩
一直觉得小市值的好处就是业务模式简单,就这点东西,再折腾也就这点东西,能复杂到哪里。
虽然莱美没有披露卡纳琳的具体销量,但有比较靠谱的管道告知卡纳琳的年度销售额大于5亿,也就是占据全年销售总额的70%以上,剩余的仿制药生产基地都在西藏,虽然西藏的业务报表业务是亏损的,但是至少还有一年,西藏会给4000~5000万/每年左右的固定资产投资补贴。这个补贴时间不定,不是按一年年进度给,而是给在哪个时间段算那个期间的。这就是说,上半年没有这块补贴不意味着下半年没有。所以仿制药这块莱美不亏!
卡纳琳当然国产新药,毛利率极高,这也是上半年近4亿的收入,主营成本即便增加到等量6亿收入的成本时的1.7亿,仍然剩余2亿的毛利。
那么这2亿的毛利怎么就七扣八扣的,变为亏损的利润。
从毛利到净利,还有三道关。一是,四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研发费,财务费用。二是资产减值项目,三是所得税。
看四费,毫无疑问,销售费用是大头。今年上半年是1.5亿,一直认为如卡纳琳是成熟产品,已经不需要大笔推广费用,或者可以收缩推广费用了,但似乎历年营销费用占据主营收入的60%+,所以今年看到上半年营销费用突然可以降低4000万,惊讶。这块开始松动了。至于其他费用,波澜不惊,管理费一直就这点,研发费用也就一年4000~5000万,主要聚焦临床,特别是康德赛出表后,研发费用不会大比例增加。而全部纳入研发费用的还有广西阿格莱雅,及仿制药一致性评审,这点七加八加的就4000~5000万,还是比较省的搞研发。财务费用不用多纠结,也就1000来万折腾。因为他们是大股东,它爱折腾存款贷款那点事,我们小散没有办法。
接下来看资产减计,没有一家换了大股东的企业不会减计资产,特别是成年老账。莱美在2~3年前计提过大量应收账款,基本没什么雷可以计提了。注意,国资大股东刚入主可以计提资产减值,跟新股东管理层责任无关,但过了几年你再爆出来资产雷,那就是新股东管理者的责任了。所以打死了广投中恒这块看得比谁都紧。而2024年年报,莱美又搞了一次资产大减值计提,我认为莱美已经没有啥可以计提的了,裤子都退到脚踝了。跟全脱没啥差别了。随意2025年中报,扣非亏损3100万,其中联营企业(非控股子公司)亏损1700万,公司本部亏损1400。这对创新药企来讲真是小菜。
第三道关就是所得税。问过财务专家,企业报表中所得税科目是企业预提所得税金额,也就是企业预估所得税要交多少先预提出来,跟每年企业实际缴纳所得税是有差异的,一是金额差异二是时间差异。今年预提多了,明年就可以少预提,今年预提的费用可能要明年交。这种制度自然给了企业很大的所得税科目调整空间。如2024年,扣非主营利润是负的企业仍预提1300万所得税费用。之所以扣非主营业务时负的,仍可以预提所得税费用,自然是企业报表认定的亏损额度与税法认定的企业亏损标准是有差别的。🈶投资大佬认为作为小散我们应该认税务机关认定的企业亏损与盈利,数据自然是所得税科目的金额。也就是一个仍在预提所得税费用的企业,它经营业绩一塌糊涂,说不过去。
所以,我们不需要纠结为什么每年都亏那么多金额。
我们要聚焦财务科目的一些细小变化。
邱,中恒自然知道,发布这样的业绩,股价只跌不涨的,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发布这样的业绩,而且会计科目调节痕迹如此“明目张胆”
明牌是,邱,广西广投都知道,莱美股价涨起来,他们日子都好过。
但他们不急,还发布这样的报表,那么我们小散要急个啥。
这就是常识的作用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