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SH603259)$ $药明生物(02269)$ $药明合联(02268)$
顶级CXO不是创新药的Follower,而是新周期的Leader
一直想写这篇帖子,苦于太忙,无暇将最近的思考整理出来。
最近看到《慢慢变富2》里有一段话,摘录出来,放在前面,括号内是自己的感悟:普通投资者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不争论,我们可以仰望星空,更重要的是埋头实干(药明系的管理层会说,但事实证明,他们更是一群特别实干的拼命三郎们,以陈智胜为代表,沉浸在自己“空中飞人”的人格设定中)。而且投资时间越长,越会感觉它事关金钱,又不完全事关金钱。特别是当它成为自己的一种投资方式、生活方式,并乐在其中的时候,其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更是不足与外人道也(不可免俗,我还是会与外人道,毕竟作者都出了一本书来说了)。
好,言归正传。为什么说“顶级CXO的反弹不是创新药的Follower,而是新周期的Leader。”因为这样一个周期确实已经到来。我曾经写过一篇帖子,论述美国降息是药明系最大的驱动因子。现在想想,还是没有拨云见日,看的不清。我现在的观点,利率是辅助,真正的主力,真正的市场趋势,在于“专利断崖”。
你们如果关心减肥药,那应该看过诺和诺德,诺和诺德管理层在财报会上强调,我们有钱,我们可以通过并购扩大管线,我们要维持资本开支让我们的工厂扩大生产规模。无独有偶,其实十家大药厂有八家会提出,我们保有着高现金水平、强劲的现金流和适度的负债,所以我们完全有能力通过账面资金强化管线的拓展能力。强化BD。
为什么,因为他们都面临着专利断崖。我举一些例子:
百时美施贵宝:最大的三款药多发性骨髓瘤药物Revlimid、肿瘤药Opdivo,血液稀释剂Eliquis都面临专利断崖;740亿美元收购新基以扩充管线。
辉瑞:传统口服药Ibrance、Vyndaqe、Vyndamax、Xeljanz和Xtandi面临专利断崖,67亿美元收购Arena,116亿美元收购Biohaven
默沙东:Keytruda(K药2028年到期),和Lynparrza和Lenvima等口服药面临专利断崖,最近115亿美元收购Acceleron
艾伯维:Humira(修美乐)明年就面临仿制药。另外Skyrizi和Rinvoq两款免疫药物的专利保护期到2030年。
阿斯利康:重磅炸弹Farxiga、Lynparza和Soliris的专利也即将失去。
虽然专利丛林策略,可以将默沙东的K药(2028年核心专利到期,靠疯狂的至少129项其他附属专利)专利保护实质延长到2036年,诺和诺德Ozempic的核心专利2026年到期,同样方法将第二批专利延长到2033年。但集中在2026~2029年的专利断崖期是是世界级大药厂,重磅药厂商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相对于开源节流等死,管线扩张是最重要的应对策略,没有之一。
所以你们看到今年开始国内医药BD如火如荼、风生水起。海外药厂纷纷通过收购扩大自己的管线。让沉寂了3年的国内创新药市场恢复生机。这里面最大的辅助,是中国在创新药领域的工程师红利仍然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现在国内除了少数家能够自己BD的,都外包给了中国CXO,赶时间的话,外包给药明系,不问价格(去年年中还要求必须打折)。
同样,美国的创新药也要BD去应对专利断崖,降息后,VC把钱从银行里提出来,塞进医药化学家们的口袋,让他们从容地到药明生物、合联和康德这里刷卡,所以如之前判断的,降息是最大的辅助。
另外,专利断崖的重磅药厂商,如何与仿制药竞争?他们可选的路径就一个,1)竞争,用原药质量,仿制药价格去与仿制药竞争;2)上量,好的产品+好的价格,需要足够的产能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外包生产也会显著受益。抢产能的时候,就是CMO们的天堂。
从上面几点看出,真正承接专利断崖期的,是全世界最好的CXO们。这也是断崖时代,最大的红利受益者。他们的上涨绝不是跟风创新药,能够在生物医药的无人区里冲锋的先锋们,早晚可以走出一条独立上涨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