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则新闻,看国家电投整合海外项目的重要意义~上海电力$上海电力(SH600021)$
1、声明:本文非AI生成,力求逻辑清晰、通俗易懂,请放心浏览。
2、一则新闻:
10月1日,国家电投微信公众号,标题:“国家电投—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国际核电硕士班校友交流会举办”。
2.1 新闻背景:
①土耳其首座核电站由俄罗斯建造(2014年启动),2025年已经投产,建造过程中,曾遭遇西门子卡俄罗斯关键零部件的脖子,导致俄罗斯从中国采购关键零部件。②土耳其曾派人去俄罗斯学习核电技术。③国家电投这个“核电硕士班”于2017年启动,目前已培养7届毕业生(其中6届都是土耳其学生)。④土耳其还想建第二、三座核电站,根据土耳其驻北京大使馆微信公众号2024年12月消息,国家电投与土耳其针对第三座核电站(色雷斯)已经谈判多年,目前加快了速度。
2.2 新闻细节:
①会议地点:土耳其,具体是上海电力的土耳其EMBA火电厂;②参会人员:除了校友,还有国核技术、电投国际(上海电力),其中“电投国际(上海电力)”是视频会议的左下角的单位名称。
2.3 推测:“核电硕士班”校友联谊,目标是土耳其第二第三座核电站,由于国核技术在土耳其没有驻点,而由电投国际)(上海电力)帮忙张罗。
3、国家电投海外项目面临的问题
我曾在“假如我来整合国家电投海外项目~~上海电力”一文中,从“企业的竞争力”的角度,分析国家电投海外项目面临的问题,其中,提到:国家电投旗下涉及海外项目的子公司有多家,他们具备完整的海外项目能力,纷纷出海开疆扩土。但是,这些子公司在竞标海外项目时,他们是竞争关系,只会相互低价竞标,而且(还是同一个师父教的,破不了招)。这种竞标时的压价,对集团没有什么好处,损害集团利益。
以上,从“竞标”的角度,解释了国家电投整合海外项目的必要性。
但,这并不是国家电投整合海外项目的所有意义,如下详细说明:
4 国家电投整合海外项目的重要意义
4.1 解读新闻
已知,电投国际的业务并不包括核电,国家电投核电是国核技术的。
因此,从上述新闻中,可以看到“电投国际(上海电力)”的地位,类似“地区代表处”、“驻外使馆”。“地区代表处”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这些事情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2 电投国际的地区代表处
4.2.1 国家电投海外代表处_现状
以前,国家电投在欧洲有由上海电力主持的“欧洲代表处”。这存在的问题:①由上海电力负责,当然服务于上海电力的欧洲项目,当招标机会来临,显然,更偏向于上海电力(而不是偏向“中电国际”),这有点像上海电力自封的“欧洲王”,并不会得到中电国际“中亚拉美王”的认可;②该代表处辐射范围整个“欧洲”,如果德国客户想实地参观一个风电场,可能要从德国跑到上海电力的匈牙利项目地,而不是就近参观中电国际的德国风电场。
以前,中电国际、黄河公司、上海电力均在哈萨克斯坦有项目,虽然这些项目也不小,但并没有形成合力,并没有代表国家电投的“哈萨克斯坦代表处”,原因是中电国际或黄河公司或上海电力,并没有想出这个头,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4.2.2. 电投国际地区代表处_畅想
现在,电投国际在47个国家有项目,可以将某个项目为办公驻点,组建驻该国的“代表处”,也就是47个“代表处”,对外,代表“国家电投”;对内,服务于该国所有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国际交流(实质是市场营销)”、“本地人才培养”、“本地供应链”、“本地电网”等,为以后持续不断地开展海外项目奠定基础。
①国际交流(实质是市场营销)
可以想象:电投国际向所在国家营销时,除了营销电投国际实际负责的风光储,还会营销核电(国核技术)、铝电(摩洛哥绿色铝电一体化项目)、氢能(参考吉电股份)等。这是电投国际,代表“国家电投”,负责的国际营销业务。
以本次土耳其校友会为例,国家电投还没有拿到土耳其核电项目,但已经为土耳其培养了核电人才,这也是一种国际交流(实质是市场营销)。
②本地人才培养
目前,一些国家对外国投资提出了“本地用工比例”的需求(比如印尼),这增加了海外项目实施的难度,但这也是电投国际的竞争力所在。
现在,以哈萨克斯坦为例,由于集合了中电国际、黄河公司、上海电力的所有项目,完全可以挑选当地讲师,在当地建立“培训中心”,为新项目培养当地人才,而且,这些人才可以在所有项目中流动,也就是“回老家工作”。
③本地供应链
新能源电场的建设周期很短(9~12个月),所以,来不及建立本地的供应链。
现在,仍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可以在当地建立供应链体系,在新项目时采用本地的供应商,为当地创造更多的GDP,从而增加竞标时的竞争力。
④本地电网等
这个方面,我不太了解,所以笼统说一下。除了电场,还有电网、甚至道路等基础设施,这些也是着力的地方。以前,单个公司负责单个项目,不值得做“大局观”的事,现在“地区代表处”统筹全局,可以站在更高的维度,服务于“地区”。
5 总结:国家电投整合海外项目的重要意义
电投国际是国家电投与当地沟通的桥梁,对外,代表“国家电投”;对内(这个内指所在国家),从更高维度,统筹当地的项目、人才、供应商、金融等,更有深度地服务于当地,从而增强了国家电投国际业务的竞争力。
6 一点想法_电投国际背靠国家电投参与竞争
新能源风电和光伏电站的建设难度比火电低很多,难点在于融资、供电系统(储能、电网)、一体化项目(绿铝,绿氢)。
因此,传统的海外新能源电站,竞争日趋激烈。
电投国际参与核电硕士班校友交流,让我发现,电投国际并不是海外项目的简单腾挪、组合,更是背靠“国家电投”(品牌、技术、系统),是“国家电投”在海外的化身(代表处、大使馆)。
结合9月初“国家电投签约摩洛哥可再生能源和绿色铝业一体化项目”的新闻,电投国际与兄弟单位合作,充分发挥国家电投集团力量,这是其他企业无法匹及的竞争力。
7 畅想:电投国际(上海电力)
从电投国际的定位来看,是国家电投海外业务的项目经理,能协调集团更多的资源,其能力和发展潜力远比上海电力的江浙沪更大;
从国际业务需要品牌背书、上市公司具备更多融资途径、上海电力具备较强技术能力的角度来看,电投国际(上海电力)必将改名电投国际。
电投国际有这么重要的意义,假设你来整合国家电投的海外项目,你不抓紧做吗?你不努力做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