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唯一性核聚变龙头,全球没有对手,利润增长918%(附名单)

用户头像
鹏哥投研
 · 广东  

最近可控核聚变利好很多,比如10月1日,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传来捷报;还有可控核聚变国家队动作也很频繁,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中国聚变公司计划在上海新建 “中国环流四号(HL-4)” 聚变实验装置,用以验证其研制的高温超导磁体,并将在上海、成都两地联动研发,瞄准 2050 年聚变能源商用目标。

可控核聚变成为未来最值得重视的终极能源,也是未来投资空间最大的方向,那么这个方向有哪些公司确定是会受益的呢?我今天梳理了可控核聚变板块所有的公司,梳理的都是那种各个环节唯一性的公司,也就是要发展,这个公司是必不可少的,符合这样的公司有11个,所有可控核聚变的未来我只看这11个公司!

具体如下:

超导材料方向:

第一个;永鼎股份$永鼎股份(SH600105)$

全球唯一量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耐温 1.5 亿℃)的企业;国内唯一实现千米级高温超导带材量产企业;为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提供磁体材料,还与中核集团、能量奇点、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建立合作,其技术路线被纳入国家聚变能源专项规划。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大幅24%达到23亿,净利润增长918%达到3.2亿元。

第二个:西部超导$西部超导(SH688122)$

全球唯一实现铌钛(NbTi)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全流程商业化生产的企业;ITER 计划低温超导线材的唯一中国供应商;2025 年超导线材产能规划提升到 500 吨 / 年,可支撑全球聚变装置规模化建设。公司还在高温超导材料方面有所布局,Bi-2212 线材达国际水平,MgB₂线材用于 10MJ/5MW 超导储能装置,有望拓展至核聚变领域。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增长35%达到27亿,净利润增长57%达到5.5亿元。

第三个:联创光电$联创光电(SH600363)$

全球唯一掌握高温超导磁约束技术用于可控核聚变的公司;公司布局有: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高温超导磁控硅单晶设备、高温超导可控核聚变工程装备以及定制化的高温超导设备,其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电热转换效率达90%,2024年交付上海交通大学核聚变项目设备。

可控核聚变关键零部件:

第一个:国光电器

全球唯二量产全尺寸偏滤器(耐热负荷 30MW/m²),ITER 市占率 60%;为ITER 装置提供屏蔽模块热氦检漏设备、偏滤器模块等。在“中国环流三号” 中,承担60个偏滤器模块的设计、制造及调试工作,国产化率100%

第二个:合锻智能

全球唯一实现 ITER 级 D 形双层真空室整体成型的企业;是国内唯一具备聚变堆真空室全流程制造能力的企业;开发了全球首台20万吨级模锻液压机,适配真空室多层复合材料精密成型,与李政道研究所共同建设尖端制造实验室,开展 “聚变堆真空室精准成型及高性能焊接关键技术研究”。

第三个:安泰科技

全球唯一全系列涉钨聚变部件供应商;主导 ITER 项目钨铜偏滤器、包层第一壁等关键部件,市场占有率超 80%;是国内唯一实现钨铜偏滤器量产的企业,适配下一代聚变堆设计。2024 年中标 CRAFT(夸父)偏滤器项目,2025 年中标 EAST 上偏滤器改造合同,还参与了 “EAST 大科学装置千秒级稳态高参数等离子体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项目。

第四个:纽威股份

国内唯一核电阀门龙头企业。突破了ITER核级阀门“卡脖子”技术,耐压等级达100MPa,技术实力雄厚,2025年订单排产已至 2027 年,在可控核聚变阀门领域竞争力强。

纽威股份是这里面业绩极好的公司,过去十几年,公司的利润基本都是稳步增长的,2024年利润达到11亿,机构预计2025年净利润将会达到14亿,2026年净利润将会达到17亿。

可控核聚变整机设备领域公司:

第一个:上海电气

公司是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核心设备制造商,是全球首台EXL-50U紧凑型聚变装置真空室供应商,是“洪荒70”托卡马克装置关键设备唯一提供商。

第二个:雪人集团

其-269℃氦螺杆压缩机是全球唯一量产的同类设备;是全球少数掌握兆瓦级超低温氦压缩技术的企业;

第三个:海陆重工

国内唯一具备核聚变设备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在真空室模块领域市占率约 30%。海陆重工是国内唯一具备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制造资质的民营企业,拥有核安全1级设备制造资质,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提供D型双层真空室模块及冷却系统,承接15套订单,总金额18亿元。

第四个:中国核电

国内核能龙头 “国家队”,中国核电深度参与 CFETR 项目等,在等离子体控制、超导磁体系统等方面,为中国环流三号的实验研究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