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Embodied AI)是人工智能与物理实体深度融合的技术范式,其本质是“赋予AI物理身体”,让智能体通过物理载体(如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四足机器狗等)与真实环境进行实时交互,实现“感知-决策-行动”的闭环智能。简单来说,具身智能是“有身体的智能”,区别于传统AI(如语音助手、图像识别软件)仅存在于虚拟世界的形态,其通过物理身体直接感知环境、执行任务,并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主学习进化。
1.具身智能的核心特征
1.1 物理身体与智能的深度融合:智能体具备物理实体(如机器人的机械臂、传感系统),其智能不仅来自算法,更通过与物理环境的交互不断优化。例如,扫地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感知家居环境,自主规划清扫路径,避开障碍物,其“智能”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步提升的。
1.2 实时环境交互能力:通过传感器(视觉、激光雷达、力觉、触觉等)感知环境变化(如光线、温度、障碍物位置),并基于感知数据动态调整行为策略。例如,工业机器人在装配零部件时,可通过力觉传感器感知力度,避免损坏易碎品;四足机器狗在火场中可通过热成像传感器探测着火点,实时调整搜索路线。
1.3 自主学习与进化能力:通过与环境的持续互动,自主积累经验、优化决策模型。例如,人形机器人在工厂实训中,通过反复练习抓取、装配动作,学习不同零部件的抓取力度与角度,逐渐提升任务完成的准确性与效率;服务机器人在与人类用户的交互中,学习理解自然语言指令,优化对话逻辑。
1.4 多模态感知与协同能力:融合视觉、听觉、触觉、力觉等多种感知方式,实现对复杂环境的全面理解。例如,服务机器人在酒店场景中,可通过视觉识别客人的面部表情(判断情绪),通过听觉理解客人的语音指令(如“送一杯咖啡”),通过触觉感知杯子的重量(避免洒漏),并通过多模态信息协同完成送餐任务
2.具身智能A股核心标的
2.1 拓普集团
公司研发线控刹车系统 IBS 项目多年,在机械、减速机构、电机、电控、软件等领域形成了 深厚的技术积淀,并且横向拓展至热管理系统、线控转向系统、空气悬架系统、智能座舱执行器 以及机器人电驱执行器等业务。公司在机器人执行器业务的核心优势包括:1、具备永磁伺服电机、无框电机等各类电机的自 研能力;2、具备整合电机、减速机构、控制器的经验;3、具备精密机械加工能力;4、具备各类 研发资源及测试资源的协同能力。综上,公司在该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为公司获得较大市场 份额提供保障。 公司与客户从直线执行器开始合作,鉴于公司在 IBS 方面的研发经验及积累,迅速获得客户 好评后,又启动了旋转执行器的研发,然后又开始研发灵巧手电机等产品,已经多次向客户送样, 项目进展迅速。公司还积极布局机器人躯体结构件、传感器、足部减震器、电子柔性皮肤等,进 一步形成机器人业务的平台化产品布局
2.2 三花智控
三花智控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核心布局围绕“热管理+执行器”展开,直击机器人“高烧”(关节电机、AI芯片散热)与“力量不足”(执行器扭矩密度)两大痛点。热管理:解决机器人“高烧”难题: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精密电子膨胀阀+微通道液冷技术迁移至机器人,开发小型化、轻量化热管理集成模块。其中,微通道冷板精度达±0.01mm,散热密度高达80W/cm(较行业平均提升40%),全球唯二能量产;电子膨胀阀(机器人热管理“智能体温调节中枢”)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为特斯拉Optimus独家供应50%份额的液冷模组,2025年Q3开始批量交付。执行器:打造机器人“仿生关节”核心:研发旋转执行器,集成行星滚柱丝杠与六维力传感器,扭矩密度达35Nm/kg(比波士顿动力Atlas高20%),扭矩精度0.1mm,性能超越国际竞品3倍,单台价值量超5000元。2025年Q3向特斯拉Optimus交付约2000台,全年订单预计5000-10000台
2.3 均胜电子
公司已开始全面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并于 2025 年 4 月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宁波 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快速搭建人才队伍,积极推进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落地, 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包括大小脑控制器、能源管理模块、高性能机身机甲材料等关键零部件以及机 器人头部、胸腔总成等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机器人头部总成方案:根据海外头部客户及国内领先的机器人主机厂需求定制开发,具备软 硬件一体化集成能力。公司研发一体化外部结构件,通过搭载内置屏幕显示设备、传感器套件等 硬件设备及先进的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为客户提供多模态智能交互的机器人头部整体解决方案。 机器人胸腔及底盘总成方案:行业首创的集成机器人全域控制器、能源管理系统、散热系统 的胸腔及底盘总成方案,分别适用于双足人形机器人和轮式人形机器人,通过高度集成化的设计, 最大化利用机器人有限的内部空间。其中: 全域控制器:兼顾 AI 和通用计算能力,支持大小脑模型算法的高效运行,为不同形态机 器人的多样化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公司近期已推出基于 Jetson AGX Orin 等高 性能芯片的机器人全域控制器,后续还将基于英伟达最新的 Jetson Thor 芯片,为海外及 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提供定制化的机器人全域控制器解决方案。
2.4 美湖股份
公司加速机电智能一体化战略发展,在巩固汽车零部件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实现具身智能功能部件业务、热管理业务、轻量化材料业务。行星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公司全资子公司美湖传动(原名衡山齿轮)主要生产精密齿轮、行星减速器、谐波减速器等产品,报告期内,其已具备年产 5 万套精密谐波减速器、年产 500 万台套精密齿轮的生产能力,并形成 N 系列、P 系列、HR 系列的行星减速器产品矩阵以及 I 系列(一体型、杯型、帽型)、A系列(调芯型)、K 系列(中空型)、S 系列(轴输入型)四大系列并涵盖14、17、20、25、32五大规格的谐波减速器产品矩阵。减速比覆盖 30 到 160。公司谐波减速器核心部件柔轮、刚轮、波发生器自研自产,具备高精度、高承载力、大传动比、传动平稳、寿命长、轻量化等特点。此外,子公司美湖重庆正规划建设 10 万套谐波减速器产能。具身智能关节模组(执行器):公司具备具身智能关节模组(执行器)全流程产品开发及量产能力,其核心功能件(行星/ 谐波减速器、无框力矩电机、驱动器)均自主研发并已实现规模化生产配套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积极与多家国内外头部机器人厂商技术合作,根据客户产品参数的需求,实现关节模组的同步开发、生产配套。在紧随机器人多元化场景应用的同时,公司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关节模组已实现批量化的生产配套。 为加速“机-电-智能化.子公司美湖重庆正规划建设10 万套关节模组产能及智能研发中心。粉末冶金零部件及轻量化材料: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苏州莱特已实现粉末冶金零部件在杭州头部机器人厂商之机器狗上的实测应用,并向多家头部机器人厂商提交粉末冶金及轻量化材料样件。 报告期内,公司具身智能功能部件已开发包括腾讯、杭州头部机器人厂商Y公司、银河通用、蚂蚁在内的十余家头部机器人客户,并实现同步研发及量产配套。产业链合作:美湖股份于2025年4月入股富士康体系统一的机器人平台公司——NUWA Robotics Corp.(女娲创造)。6月公司与富士康体系机器人平台公司NUWA Robotics Corp.(女娲创造)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实现具身智能关键零部件包括但不限于谐波减速器、关节模组、机械臂、电机、精密齿轮等产品的场景应用及量产配套,并积极实现上述产品的轻量化应用。
2.5 斯菱股份
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轴承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斯菱泰国工厂目前主要研发、制造和销售轮毂轴承、轮毂轴承单元、圆锥轴承等多个系列产品,服务于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全球市场客户。公司主业产品开发取得显著突破,成功完成多个高附加值型号的研发与量产,全年新突破产品型号数量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了在细分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机器人零部件业务进展顺利,2025 年上半年公司投资建设第二条产线以提前储备产能,应对未来市场需求增长。未来,公司将在主营业务领域持续强化技术创新,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浪潮中实现稳健发展。机器人行业目前仍处于起步期,伴随行业技术成熟与市场需求释放,公司将充分发挥在轴承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产业链协同为支撑,全力把握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机遇,推动机器人零部件业务实现突破性进展,为公司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
2.6 汉威科技
通过控股子公司苏州能斯达开展柔性微纳传感器业务,积极布局柔性触觉传感器的研发与创新,拓展柔性微纳传感器的应用场景,优化“柔性感知技术+采集系统+人机交互”的解决方案,经过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已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品种、多量程的柔性微纳传感器(压力、压电、应变、织物)及阵列的核心设计能力、敏感材料及导电墨水合成制备能力、大面积印刷电子批量制造能力等核心能力,且已形成四大核心技术、七大产品系列,柔性微纳传感技术水平及产业化程度国内领先。在具身智能领域,公司积累了丰富的传感器产品储备,例如:柔性触觉传感器、机器人指尖压力采集模块、触觉感知超薄透气手套、惯性测量单元、MEMS 压力应变片、气味嗅觉传感器(电子鼻)、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模组等,目前已构建起覆盖“触觉-平衡-力控-嗅觉”的多维产品矩阵,为机器人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多种感知解决方案。2025 年上半年,公司凭借在柔性电子领域的技术优势,参与起草并制定国内两个柔性电子行业标准,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司积极布局汽车电子相关产品,同时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电子皮肤和触觉传感器等产品已小批量供货。此外,苏州能斯达高标准的工程技术中心和自动化产线已投入建设,届时将全面巩固和提升公司在柔性感知领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为公司未来业务拓展和市场份额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产能保障。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具身智能领域,推动传感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感知支持
2.7 中大力德
公司一直从事减速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并不断结合市场需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大研发投入,相继推出微型无刷直流减速电机、精密行星减速器、滚筒电机、RV 减速器、谐波减速器、伺服驱动、永磁直流减速电机等产品。公司在各个细分领域深入研究的同时,通过整合各平台优势,构建全产品系列,并不断进行产品结构升级,顺应行业一体化、集成创新的发展趋势,围绕工业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形成了减速器+电机+驱动一体化的产品架构,推出“精密行星减速器+伺服电机+驱动”一体机、“RV 减速器+伺服电机+驱动”一体机、“谐波减速器+伺服电机+驱动”一体机等模组化产品,实现产品结构升级。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智能物流、数控机床、新能源设备、工业母机、纺织机械、医疗器械、环保设备、电子专用设备、食品包装设备等在内的各类国民经济行业领域。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巩固与核心客户的业务合作,积极布局创新产品领域,经营状况呈现稳健发展态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6,018,085.31 元,同比增长 2.0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6,371,523.07 元,同比增长 6.50%。其中,减速电机实现营业收入 190,952,230.01 元,占营业收入的 37.00%;精密减速器实现营业收入 115,638,490.67 元,占营业收入的 22.41%;智能执行单元实现营业收入 198,613,812.11 元,占营业收入的 38.49%。按区域分,国内市场营业收入为 463163337.97 元,占营业收入的 89.76%,同比下降 3.10%;国外市场营业收入 52854747.34 元,占营业收入的 10.24%,同比增长 92.34%,主要得益于传统交直流减速电机产品得到进一步稳固拓展,同时高精度减速机、机器人产品在海外市场也得到明显拓展,另外公司加大海外专业性展会参展频率,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
2.8 浙江荣泰
浙江荣泰通过精准收并购,快速获取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2025年4月,以现金方式收购上海狄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51%股权,狄兹精密主营丝杠业务,是机器人灵巧手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掌握直径3mm及以下C1级精密滚珠丝杠加工工艺(国内少数实现量产),其产品已进入特斯拉Optimus Gen3供应链测试阶段,目标2025年Q4小批量供货,为浙江荣泰切入人形机器人关节与驱动系统关键部件领域奠定基础。2025年6月,拟通过股份转让及增资方式,合计持有广东金力智能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不低于15%的股份,金力传动深耕微型传动领域,产品涵盖微型电机+微型齿轮箱,此次收购进一步延伸了浙江荣泰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产业链,强化了微型传动系统的技术与产品储备。2025年5月,浙江荣泰出资2000万元在浙江嘉兴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荣泰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旨在整合内部资源,加快推进机器人业务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如精密丝杠、传动模组)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提升业务独立性与运营效率。浙江荣泰在泰国子公司布局人形机器人新材料结构件和丝杠产品的业务及产能,目前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投产后,将满足全球市场对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需求,并与国内外主要机器人客户(如特斯拉、大众等)从研发、生产、交付等多个维度形成协同,提升公司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2.9 巨轮智能
公司 RV 减速器在 2023 年 5 月份获得机器人减速机 CR 产品认证证书,是国内首批获得该认证的两家企业之一,且每年都顺利通过 CR 认证复核检查。目前,公司的减速器超过 40 个机型,包括 E/T/C 三个大类,负荷满足 6KG 至 900KG 的客户应用需求。超过半数的减速器型号已经被客户批量试用和采购,并且获得用户的好评。公司除了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还与客户共同研讨,解决国内 RV 减速器产品普遍存在的技术质量问题,包括噪音异响、漏油、精度不稳定等。报告期内,公司强化完善内部测试条件,为出厂产品的品质提供有效保障;优化工艺安排,确保零部件和装配品质,同时节省加工成本;拓展产品的研发范围,成立了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研发小组。成功研发出第一款单一摆线针轮型减速机(XT),并进一步开展细化和轻量化研发工作,为产品积极寻找应用场景
2.10 科达利
通过合资方式快速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与台湾盟立自动化、台湾盟英科技共同投资创立深圳市科盟创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0%),聚焦谐波减速器、摆线减速器、旋转关节总成等核心零部件研发,形成“减速器+关节模组+驱动器/控制器”的完整产品矩阵;与苏州伟创电气、上海盟立等合作设立深圳市伟达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0%),专注多品类关节组件(旋转关节模组、直线关节模组、空心杯电机系统等)及高功率密度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等核心部件;与伟创电气、银轮股份、开普勒机器人等合资设立苏州依智灵巧驱动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0%),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灵巧手研发,突破灵活性、精准度及适应性技术瓶颈。
谐波减速器:推出多款PEEK轻量化谐波减速器,刚轮与外壳采用PEEK注塑成型,相比钢制谐波减速器减重达50%以上,兼顾轻量化与扭力(扭矩重量比达168%),适用于人形机器人上半身关节;针对工业场景优化外圈材料(铝)与内部结构(钢+钛合金),提升耐热性与散热性能;家庭及服务场景版本通过调整PEEK与金属材料成分、添加碳纤维强化刚性,目前处于技术验证阶段
摆线减速器:基于摆线结构更强的负载及抗冲击能力,发力工业场景下半身重负载解决方案,目前已完成测试并送样,计划下半年推出正式可送样版本;借助谐波减速器的加工技术储备,优化摆线减速器加工工艺,后续将结合自研电机推出低功耗、扭力强的产品
灵巧手:通过合资公司依智灵巧,聚焦灵巧手核心零部件(如高精度编码器、柔性关节)及整体系统研发,目标解决灵巧手在复杂环境下的操作灵活性与精准度问题,拓展其在家庭服务、医疗康复等场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