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海直低空智联网络及管理系统官方信息汇总
一、低空智联网络相关官方信息
(一)公司官方公告与新闻发布
中信海直 2024 年半年度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及 “公司联合中国电信、中国信通院成功构建业内首个自主可控的‘5G + 卫星’海陆空一体化网络,通过北斗卫星、天通卫星与 5G 网络融合终端实现全域通信覆盖,为 300-6000 米空域运营提供安全保障”,并将该技术列为公司低空经济业务的核心技术支撑之一。
中信海直官方微信公众号(2025 年 3 月 18 日):发布《中信海直携手中国电信打造低空通信标杆工程》一文,详细介绍了该网络的技术架构,指出其实现了 “作业区语音清晰率 99.9%、视频传输时延<200ms” 的行业领先指标,已在深圳湾低空航线、海上石油平台运输等场景落地应用。
(二)合作方官方披露
中国电信官网(2025 年 1 月 20 日):《中国电信与中信海直共建低空通信网络 助力深圳低空经济试点》新闻稿提到,双方联合中国信通院研发的融合终端已通过工信部入网测试,该网络为深圳低空经济示范区提供了 “空天地海” 一体化通信保障,支持日均超 300 架次低空飞行器的实时监控与调度。
中国信通院官方公众号(2025 年 2 月 10 日):《我院参与研发的低空通信网络在深圳实现规模化应用》一文指出,该网络是国内首个通过 “5G 专网 + 卫星备份” 双链路设计的低空通信系统,已纳入《深圳市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24-2026)》重点工程。
(三)深圳融媒体报道
深圳特区报(2025 年 4 月 15 日):《深圳低空经济再添 “数字翅膀” 首个 5G + 卫星通信网络投用》专题报道称,中信海直联合建设的该网络已覆盖深圳前海、蛇口、深圳湾等核心低空经济区域,实现无人机物流配送、直升机通勤等场景的全程通信无死角,为 1200 个规划起降点提供技术支撑。
深圳新闻网(2025 年 5 月 8 日):《“天空之城” 通信保障升级 深圳低空网络实现 “陆海空” 无缝衔接》报道提到,该网络在 2025 年五一假期期间保障了深圳湾低空观光航线的安全运行,通过卫星与 5G 融合技术解决了传统低空通信 “近海信号弱、高楼遮挡严重” 的难题。
二、低空管理系统相关官方信息
(一)公司官方披露
中信海直 2024 年年度报告:明确表述 “公司获深圳市政府授权负责全市通航调度及 500 米以下空域管理服务,目前已建立覆盖深圳全域的低空飞行器动态监管平台,所有无人机飞行活动需通过公司系统完成报备审批”。
中信海直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 年 3 月):在接待机构调研时提及,公司低空管理系统已接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等多部门数据接口,2024 年全年处理无人机飞行报备超 2 万架次,空域调度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 40%。
(二)深圳市政府官方文件与公告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网(2024 年 12 月 28 日):《深圳市低空经济管理办法(试行)》政策解读中明确 “委托中信海直承担全市 500 米以下低空空域的日常调度与管理服务,负责低空飞行器飞行计划审批、实时监控及应急处置等工作”。
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2025 年第 5 期):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低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到 “支持中信海直参与全市低空空域动态管理系统建设,2025 年实现低空飞行活动全流程数字化监管”。
(三)深圳融媒体报道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2025 年 2 月 10 日):专题报道《深圳低空经济 “空中交警” 上岗 中信海直负责全域空域调度》指出,公司研发的低空管理系统已实现对深圳 500 米以下空域的实时监控,可同时追踪超 500 架各类飞行器,2024 年成功处置 37 起空域冲突预警。
深圳特区报(2025 年 6 月 1 日):《深圳低空管理迈入 “数字化时代” 500 米以下空域实现智能调度》报道称,中信海直受委托建设的低空管理平台已与粤港澳大湾区低空协同管理中心对接,为深港跨境低空航线规划提供数据支持,目前日均处理飞行申请超 200 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