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截至目前为止收益率大幅跑输市场平均数,这是我20年投资生涯中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核心原因。第一是重仓的AI应用和光启技术今年表现都严重不及预期。我重仓的股票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位置相对比较低,未来行业的天花板非常高,竞争格局相对可控最好是已经优化了。光启技术去年涨了一大波,今年表现很差,可以理解。我也没什么怨言,毕竟这个票我是准备拿长期的。短期的波动,我可以忽略。但是AI应用今年走的是严重低于我的预期的。我看了下雪球里面的言论,AI应用严重跑输AI硬件的核心原因是业绩兑现能力差,商业落地确定性差(盈利模式还没稳固),AI应用落地缓慢(相关公司AI应用业务占比还很小)三个主要原因。未来AI应用肯定是会大范围普及的,这个是大趋势,毋庸置疑的!不仅仅是体现在8月底的政策上(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而且体现在现在超乎寻常的大规模AI硬件设备的投入,未来AI应用放量的确定性非常非常高!如果AI应用不放量,那么AI硬件的投入就成了一次性投入,未来业绩的持续性就成了问题。所以,未来AI应用公司的股价爆发是迟早的事情!一旦传统的软件公司中AI应用业务的营收比重达到20%-30%,甚至50%,那么这个公司的业绩改善将会特别明显。目前看来,能科科技已经走在了前面。2025年未来两年AI相关收入能占到营收40%!很多人都说好的AI应用公司在港股,不再A股。这个说的没什么大毛病。港股的晶泰控股,第四范式,汇量科技,美图等公司的业绩增长不错,股价也都走出了趋势性。但是A股也有一些不错的标的,只不过他们的业绩转化还没那么快,AI业务占比还没到一定阶段。从2025年二季报来看,大部分AI+工业软件的公司合同负债都实现大幅增长,未来一到两个季度业绩提升是确定性事件。一旦整个AI应用行业出现营收的爆发增长,那么行业内的公司股价都会暴涨。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就好像10年前的互联网+行情一样。当然,也还有人担心目前几个互联网巨头会赢家通吃。这个没关系,是否赢家通吃,那是以后的事情。至少在跑马圈地时代,只要这些公司的营收大幅增长,股价肯定会有反应。能否赢家通吃,谁也不知道!而且需要好几年才能去印证。目前能做的就是继续蹲在AI应用里面,等风来!等AI营收规模的放量!第二,是3月底看空大盘,清仓了一个多月。虽然躲过了4月初的大跌,但是也错过了4月份到5月份的快速反弹行情。这个我也不太后悔。3月份的时候,我说过4月中旬到6月份大盘下跌的概率是100%!除非今年是大牛市!结果今年就是大牛市啊!第三,过早的清掉了巨化股份和三美股份。当时主要害怕回调,同时也想去抄底AI应用的几个票。结果巨化后面大约15%左右的涨幅没有吃到。展望未来几个月,继续死拿AI应用和光启技术。我觉得他们都已经到了业绩的爆发零界点附近了,大不了再等一到两个季度!已经做好了今年跑输指数和市场平均数的准备了。也许这样心态会好一些吧!$昆仑万维(SZ300418)$ $光启技术(SZ002625)$ $能科科技(SH60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