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绿电的投资者,看看国家能源局局长的最新文章,有利于掌握风光发电的现状和后续发展方向。
署名文章丨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北极星火力发电网
文章里有一些数据,是颠覆很多人认知的,稍微用理科生的头脑逻辑推导一下,就可以判断后续几个行业的大方向。
“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突破16.9亿千瓦,达到“十三五”末3倍以上,贡献了“十四五”以来80%的新增电力装机,风光发电量占比以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攀上新台阶。在能源消费总量刚性增长的背景下,新能源作为能源消费增量替代的主力,有力支撑“十四五”以来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年均提升约1个百分点,2024年达到19.8%,为2030年前如期实现碳达峰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新能源装机增速太快了,五年翻了三倍。增速太快,好处是整个行业在规模拉动下成本快速降低,坏处则是绿电发电量增量太多短期内消纳率降低进一步导致了电价下降。另一个重要数据,是2024年新能源占全国能源消费的比例是19.8%,后续发展空间还很大。
“我国新能源产业通过规模跃升和开放竞争,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实现成本快速下降,陆上风电累计降本60%以上,光伏发电累计降本80%以上,当前新能源平均度电成本已比煤电低三成,用电集中的午高峰成为电价低谷。”
国家能源局局长给的这个数据应当是很权威的数据了,当前新能源平均度电成本比煤电低三成。现在的煤电成本可是煤价下跌四年后的底部成本区,结果现在新建新能源的度电成本还比煤电低三成,从经济性来说,煤电已经无法和新能源竞争。如果储能技术再大发展降低成本,煤电的调峰功能都会被逐渐弱化。换句话说,火电以后必然是个长期萎缩、慢慢被淘汰的电力子行业,长期投资价值逐渐丧失,中短期波段投机价值还是有的。现在煤电投资者里面还盯着三季报,算盘啪啪响算着股价该多少多少,就是不看看后续长期煤电利润会怎么变化。
“在发展路径上,坚持电与非电并重,推动新能源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以非电利用为突破,拓宽新能源利用途径。一方面,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传统新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化、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推动风光制氢取得一定规模突破,在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结合“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海上风电基地等大基地规划建设,加强绿氢制输储用一体化发展布局,并重点向绿氢冶金、绿色合成氨、绿色甲醇、绿色航煤等方向延伸绿电制氢产业链和价值链,形成新能源产业新增长点。”
新能源电力消纳,发电量占比提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向非电领域扩展,就是绿氢、绿氨之类的。
“随着我国新能源发展迈入全面市场化新阶段,行业发展需加快从资源导向到效益导向的转变,成本控制、经营效率、竞价策略、收益挖掘等软硬实力成为电站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成本与价格将成为检验行业发展效率最综合直观的标尺。”
新能源电站,竞争力比拼的就是两方面,度电成本和电价。
今早老大在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言里的新能源发展愿景
“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截止今年8月底,新能源装机今年16.9亿千瓦,还有113%的增幅,行业发展空间很大,同时增速不会太快。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对煤电来说,萎缩的命运跑不掉。
其实从以上的内容可以判断,新能源发电仍然是发展空间很大的行业,煤电则不用看了。对煤炭行业来说,动力煤的发展空间已经没有了,以后也会慢慢萎缩,但高能耗的煤化工的空间则很大,以后煤炭行业动力煤的消费份额应该会逐渐让给煤化工。以后电价低、煤价低地区的煤化工会大发展,并对石油化工形成竞争优势,现在已经有这方面的苗头,新疆煤制气项目批了一个又一个,廉价电廉价煤基础上的煤制气,直接会抢走一部分天然气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