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几个小时,把羚锐制药15年到24年的年报快速浏览了一遍,主要是想在时间的维度上,对企业有个全面的认识,凭借印象总结下。
营业收入从15年的10亿左右,增加到24年的35亿,利润则从1.3亿增加到约7.3亿,营收增长三倍左右,利润增长五倍左右,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营收常年保持约10个点左右的增长,偶有上下小幅的波动,毛利长年稳定在75左右。
净利润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长,中间没有出现过下滑的情况,净利润率也是保持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近两年,净利润率提升非常显著,就不知这种高净利润率能否维持。
销售费用前期增长比较快,这也是前期净利润较低的原因,18年以后,销售费用每年保持个位数的增长,与营收增幅大概差不多,但产品销量并没出现下滑,这说明前期的投入,对品牌的塑造还是相对有效。
公司分红持续稳定,并且很少向市场要钱,除了一六年向内部人员的定向增发后,再无融资活动,19年之前的分红比较保守,常年保持在每股0.15元左右,新任者上任后,开始大手笔分红,分红率在70左右,若按每年上浮的做法,今年的每股分红大概能达到一块。
19年新旧领导开始过渡,20年完全交由新任者掌管,关键是这继任者才三十六岁,在上市企业的高管中已经是相当年青了,虽然我和他一个年纪,但在牛马的队伍里,我已经是大龄就业者了,行业不同,对人的定位天差地远啊。新任者也发挥了年青人敢想敢干的精神,进行了员工持股计划,把大家的利益和公司捆绑起来,对公司的业务板块进行了调整,把让人眼花缭乱的控股结构进行了了优化,财务状况表现也更加稳健,看起来是个干实事儿的人,不像是吃老本的二代,现在很多家族企业都面临者权力交接的潜在风险,羚锐目前看起来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反而对未来的发展有所加分。
总的来说,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惟一的问题就是主业现在面临着增长乏力的势头,虽然说老龄化是大势,长期看公司是受益者,但要想让企业再上一个台阶,营收突破50亿,利润突破二十亿,市值站上三百亿,还是有不小的挑战,需要在稳住基本盘的情况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公司收购银谷制约,或许就是迈出的第一步。
准备长期跟踪,在市值150以下,用每个月的现金流定投买入,不限时间,就当定投了,看最终结果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