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聊一下国内算力供需缺口及H20的影响。
需求端:
国内企业+主权AI capex约1200亿美元,企业端1000亿美元,50%资金用于购买服务器卡(AI芯片)。
按每张卡(芯片)10万元估算,2025年预计需求300-400万张卡。
供给端:
年初H20需求总量约220万张,实际到货仅50多万张。
结合华为自产及其他渠道(如外采MG卡)合不到100万张,仍存在150-200万张卡缺口(需求未被满足)。
老美那头H20通过审批后,原本9月可出货(英伟达现有库存50多万张),但现在我们卡审批,即使一切顺利最早也要9月后才能到货,如审查未通过还会更晚。
展望2026年,互联网行业增速预计30%以上,但国内供给(如芯片产能)跟不上。缺口预计扩大到200万张以上,部分可能通过算力租赁填补。
供需缺口逻辑上最利好国产芯片,首选寒武纪。
寒武纪920C、590芯片性能优于H20,下一代690芯片性能将提高70-80%。
预期2026年收入突破300亿以上,利润可能接近150亿;2027-2028年可能还有翻倍增长,目标市值万亿(需后续数据验证)。
因为许多人对国产算力需求爆发没有信心,再加上H20进口批准时间、互联网大厂资本开支消耗和预期都有挺多不确定性,市场在等待右侧机会(如中芯国际业绩指引等,或者像今天这样海外算力新高的刺激),但延迟进口每月为国产商创造突破客户机会。
顺便提醒一下,寒武纪破纪录的150亿成交、20厘米历史新高,只是行情发令枪。
寒武纪崛起,国产算力崛起。
所以,不用只盯着寒武纪(我知道很多人恐高)。
最后,附一个机构推的国产算力产业链标的:
【AI ASIC+GPU】:寒武纪、海光信息、盛科通信、芯原股份、翱捷科技、东芯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