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讲预期,就别看业绩

用户头像
乘黄18
 · 北京  

经常有朋友问:机器人公司都没业绩,像拓普集团这种光有预期的公司,怎么下手?

这个问题很好,但问得不够准。投资的第一步,不是问怎么买,而是先搞清楚你投资的对象,正处于产业和行情的什么阶段

是产品/模式成熟后的业绩驱动,还是量产/需求爆发前夜的预期驱动?

算力和机器人,就是这两个阶段的典型代表。

海外算力产业相比机器人成熟,业绩持续爆发兑现中,这是业绩驱动,所以易中天等最最核心就是跟踪业绩预期;

而机器人商业还未完全落地,产品还没完全成熟 ,属于量产前阶段,这是预期驱动。

所以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产业卡位好、逻辑确定性高,核心是找共识和预期,业绩估值肯定是次要的。这里并不是说不看估值,比如4-6月底部我持续提宁波华翔低估,就是看估值,不过这只是提供一个锚定参照罢了。

再举个例子,很多人可能忘了,易中天并非生来就是业绩驱动。

23年那波,它们就是纯粹的预期驱动。

当时新易盛的净利润从22年的9亿降到23年的6亿多,还在下滑。

但市场的共识是800G产品周期将在23年底见底反转。而ChatGPT的横空出世,加速了这个进程,中际旭创的800G提前出货,这就超预期了。

所以,新易盛在业绩下跌时,靠着这股“预期”,一波涨了5倍,估值最高冲到近100倍PE。包括剑桥科技也是,为何没业绩的剑桥能成为上半年的龙头,一波十倍,主要还是当时光模块处于炒预期阶段。

说回机器人,某种程度讲,拓普、三花们现在就是23年的易中天。

它们卡在了产业最确定的位置——线性执行器总成,这两家最早明确T1,份额也明确,基本五五分。这就好比在一条即将开通的黄金商道上,拿到了最好的铺位。路通之前,铺位不值钱;但路通的共识越强,铺位的预期就越足。

现在,就是路通之前的共识凝聚期。你盯着它当前的“租金”(业绩),自然会迷茫。但你需要判断的是,这条路会不会通,以及这个铺位的位置到底有多好。

所以,当前投资机器人的核心,是产业进展、预期和格局卡位,而不是纠结于静态的PE。

行情走到现在,很多标的都涨了好多倍,我们也紧密跟踪了九个月,做了三轮。不过在慢牛格局、四季度强催化、远期市场巨大的背景下,机器人行情远未结束。现在的问题,早已不是“要不要投”,而是“具体怎么投”。

盯着高高在上的龙头犹豫不决,或者盲目追逐各种新变化、新概念,都不可取。关键在于,你必须看懂背后的投资逻辑与估值演变。

明确了“预期驱动”,那在量产前夜,我们该如何把握投资节奏?是追高确定性龙头,还是潜伏弹性小票?我们下一篇继续聊。

$三花智控(SZ002050)$ $拓普集团(SH601689)$ $长盈精密(SZ300115)$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