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量产前夜的投资节奏

用户头像
乘黄18
 · 北京  

上篇我们明确了,投资机器人要看“预期”。

但预期如何落地?行情走到现在,很多标的涨幅已大,是追高确定性龙头,还是潜伏弹性小票?这成了现实难题。

其实,答案不在代码里,而在产业的节奏里。

一、投资的节奏:先“边际”,后“确定”

机器人投资,尤其是量产前夜,本质上是两步走:

第一步,交易“边际变化”。 在方案没最终确定、量产没真正开始前,市场主要炒的是“从无到有”的预期。原来没在链上的公司,突然送样了、通过了,这种边际变化最大,弹性也最高。这时,确定性反而是次要的。

第二步,交易“确定性”。 一旦临近量产,标的会迅速收敛。市场会聚焦到那些已经明确拿到订单、进入链内的公司。这时,谁的格局稳定,谁的份额明确,谁就能享受“确定性溢价”。

看不清这个节奏,就容易做反。

在炒边际变化时嫌标的“不确定”,在要讲确定性时又去追“讲故事”。

二、估值的心法:找到“锚”,再看“弹性”

很多朋友喜欢一个个问目标价,其实这是舍本逐末。

搞懂估值逻辑,比得到一个数字重要一万倍。

整个机器人板块,都有一个 “估值锚”。

这个“锚”,就是三花智控拓普集团

为何是它们?

因为它们是线性执行器总成的T1,格局最稳定,确定性最高。

它们就像坐标系的原点。

那为何它们的估值有分歧(30倍PE到50倍PE都有人给)?

1、看30倍PE的:更多看它们当前的静态业务和利润。

2、看50倍PE的:看的是它们作为平台型公司的动态延展和增长。比如拓普还在拓展灵巧手电机、液冷产品。这部分没敲定,但给了市场想象空间。

理解了“锚”,你才能看懂其他“弹性标的”。

我们以五洲新春为例。

它是T2,给T1供货,确定性也很高。但它估值的弹性在哪?

明确的部分:行星滚柱丝杠。

弹性的部分:灵巧手微型丝杠、轴承和结构件。这部分价值量很大,但份额还不明确,正在拓展。

给不给这部分估值?给多少估值?

这就是分歧所在,也是它未来股价弹性的主要来源。

新的变化会让这些不确定性变得更明确,所以估值也是动态变化的。

三、总结:在动态中把握核心

机器人投资,是一个动态跟踪的过程。

不要指望能算出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目标价。

你要做的是三件事:

把握产业节奏:现在是在炒边际变化,还是已经开始看确定性?

盯住估值锚点:三花、拓普的估值水位,决定了板块的整体热度。

挖掘弹性来源:在你关注的标的中,找到那个能带来巨大价值量提升的增量故事。

掌握了从边际变化到确定性的节奏,我们不禁要问:这条赛道究竟有多宽多长?为何机构资金正蜂拥而至?当前的市场躁动,是行情的终点,还是共识形成的起点?

理解了投资节奏,我们更需要看懂资金流向和产业格局。

后面我们接着聊,为何当前仍是“共识打破前夜”,以及机器人的“宁德时代”将如何诞生。

$三花智控(SZ002050)$ $拓普集团(SH601689)$ $宁德时代(SZ300750)$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达人秀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