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制药中报分析

用户头像
星辰大海里捞月亮
 · 天津  

$联邦制药(03933)$

一、财报主要数据提炼

其他关键财务数据:

毛利:人民币 39.2亿元,同比上升17.3%,主要因制劑产品毛利率较高;

除税前溢利:人民币 24亿元,同比增长 27.2%;

财务成本:人民币 20,79.7 万元,同比下降17.4%,因优化境内外借贷组合、以人民币为主要借款货币降低汇率风险。

二、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1. 中间体及原料药业务(短期承压,长期产能优化)

受全球原料药市场价格波动及需求调整影响,板块收入同比下滑,但产能布局持续完善:

中间体对外销售收入:人民币 1,010,665 千元,同比下降23.1%,核心产品 6-APA 收入人民币 746,260 千元(同比降 24.4%);

原料药对外销售收入:人民币 2,529,547 千元,同比下降27.0%,主要因阿莫西林等传统产品市场竞争加剧;

产能突破:高栏港基地于期内竣工投运,全面升级无菌头孢原料药生产工艺,综合产能达2,000 吨 / 年,对标 FDA、EDQM 等国际标准,为拓展欧美高端市场奠定基础。

2. 制剂产品业务(核心增长引擎,创新与出口双驱动)

板块收入占总营收52.9%,同比大幅增长65.9%,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动力,具体表现如下:

整体对外收入:人民币 3,978,471 千元,含许可费收入人民币 1,433,900 千元(来自与诺和诺德的 UBT251 合作);

细分产品表现内分泌领域(糖尿病用药):收入人民币 966,100 千元,同比上升75.5%,主力产品包括甘精胰岛素(联邦优乐灵 ®)、门冬胰岛素(联邦优倍灵 ®),其中胰岛素产品中标巴西卫生部采购标单,出口量创中国同类别产品纪录;抗感染领域(人用):收入人民币 894,000 千元,同比下降12.1%,因国内抗生素集采常态化导致价格承压,但海外市场突破(如抗生素产品中标马来西亚)部分对冲下滑;眼科领域:聚乙烯醇滴眼液(1.4% 规格)于 2025 年 3 月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进一步丰富眼科管线;

重大合作里程碑:2025 年 3 月与诺和诺德达成 UBT251(GLP-1/GIP/GCG 三重激动剂)全球独家许可协议,获2 亿美金预付款及最高18 亿美金里程碑付款,授权范围覆盖全球(不含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标志创新药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

3. 动保业务(研发突破,海外布局提速)

收入同比下滑,但产品研发与海外注册取得显著进展,为长期增长蓄力:

收入:人民币 564,600 千元,同比下降15.9%,因国内畜禽养殖行业需求阶段性调整;

研发与认证:期内新上市 3 个动保产品,获3 个二类新兽药证书、1 个三类新兽药证书、1 个四类新兽药证书;河南联牧兽药水针 / 粉剂(D 级)生产线、珠海联邦动保非无菌原料药生产线相继通过新版兽药 GMP 认证,生产合规性提升;

海外拓展:已取得越南、澳大利亚等 6 个国家 / 地区的产品注册批文,19 项产品启动海外注册,2025 年 3 月亮相泰国 VIV Asia 2025 展会,加速 “出海” 进程。

4. 大健康业务(初期布局,多渠道拓展)

业务处于培育阶段,聚焦健康消费需求,逐步构建产品与渠道矩阵:

收入:人民币 11,200 千元,规模较小但增长潜力明确;

产品线:覆盖普通膳食、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医美护肤等 6 大领域,已上市 18 个产品,涵盖骨关节营养、肠道调理、心血管健康等细分需求;

销售渠道:线上布局天猫、京东、抖音、微信商城等平台,线下深耕连锁药房及健康垂直渠道,逐步完善 “线上 + 线下” 全渠道网络。

三、研发投入与创新进展

1. 研发投入规模

期内研发总投入人民币550,600 千元,同比上升14.9%,研发强度(研发投入 / 收入)达 7.3%,其中:

费用化研发投入:人民币 498,900 千元(计入当期损益);

资本化研发投入:人民币 51,700 千元(计入无形资产,后续摊销)。

2. 研发管线与关键进展

1 类新药管线:在研 43 项人用药新产品中,22 项为 1 类新药,聚焦内分泌、代谢、自身免疫、眼科、抗感染五大领域,核心管线进度如下表: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期内完成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0g、2.0g)、注射用头孢噻肟钠(1.0g、2.0g)一致性评价,累计通过品种数量进一步增加,保障集采中标资格。

四、财务状况与资金规划

1. 资产负债与流动性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财务结构稳健,流动性充足:

总资产:人民币 29,434,500 千元(2024 年 12 月 31 日:25,833,100 千元),增长 13.9%,主要因固定资产(厂房设备)及现金储备增加;

总负债:人民币 13,821,500 千元(2024 年 12 月 31 日:11,397,800 千元),增长 21.3%,因新增长期专项贷款用于产能建设;

股东应占权益:人民币 15,566,800 千元(2024 年 12 月 31 日:14,388,300 千元),增长 8.2%,因本期溢利累积;

流动性指标:流动资产人民币 18,303,138 千元,流动负债人民币 9,705,569 千元,流动比率 1.89(2024 年 12 月 31 日:1.83),短期偿债能力增强;

现金储备: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人民币 9,014,463 千元(2024 年 12 月 31 日:6,329,841 千元),增长 42.4%,资金储备充足。

2. 借贷结构优化

计息借贷总额:人民币 5,110,895 千元(2024 年 12 月 31 日:3,138,283 千元),全部以人民币结算,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借贷期限:所有借貸于 5 年内到期,其中 1 年内到期人民币 1,388,708 千元,1 年后到期人民币 3,722,187 千元,期限结构合理;

利率水平:定息贷款年利率 1.20%-2.80%,浮息贷款年利率 2.35%-3.50%,综合融资成本较低;

资金用途:期内新获借貸人民币 3,023,282 千元,主要用于高栏港基地建设、研发投入及运营资金补充。

3. 期后配股募资(2025 年 7 月 25 日)

为支撑长期发展,公司完成配股融资,具体如下:

募资规模:以每股 14.16 港元配發 1.56 亿股,募资总額 22.09 亿港元(约人民币 20.27 亿元),扣除费用后净額 21.68 亿港元(约人民币 19.89 亿元);

资金用途:60%(约 13.01 亿港元):用于建设 / 扩充生产设施(内蒙、珠海厂房)、加强外部合作、拓展国际业务及一般公司用途;40%(约 8.67 亿港元):用于创新候选产品研发(如 UBT251 的全球临床试验、其他 1 类新药研发);

使用期限:计划于 2028 年 12 月 31 日前全部使用,将根据业务进展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