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芯微(603893)的持仓记录,基于38天建仓周期、160元成本价及千亿市值目标的投资逻辑梳理:
一、持仓轨迹与成本控制
建仓周期:38天(2025年7月20日-8月27日)
成本结构:
初始建仓价 145元(估值修复起点),
分3次加仓至 160元(突破技术阻力位后追入),
综合成本 160元(现价215.6元,浮盈 34.75%)。
仓位管理:总仓位占比 15%,单股最大持仓上限 20%(严守风控纪律)。
二、核心持仓逻辑:业务壁垒与成长动能
业绩爆发式增长
2025H1业绩:营收20.46亿元(+63.85%),净利润5.31亿元(+190.61%),毛利率 42.29%(连续6季度提升),印证技术溢价与成本控制能力。
单季环比:Q2净利润3.22亿元(环比Q1+54%),高端芯片放量加速利润释放。
AIoT+汽车电子双轮驱动
AIoT领域:
RK3588S芯片(6-20TOPS算力)主导智能摄像头、扫地机器人市场,市占率超 30%;
第四代NPU支持Transformer模型,适配边缘AI场景需求。
汽车电子突破:
RK3588M智能座舱芯片落地20款车型,25年车规芯片营收目标 15亿元(同比+200%);
与地平线合作L3级自动驾驶芯片,切入高阶智驾蓝海。
技术壁垒与生态优势
研发投入:25Q1研发费用率 13.5%,聚焦RISC-V架构及NPU优化,专利储备行业前三;
开发者生态:超200万开发者适配RK芯片,客户黏性构筑护城河。
达成路径:
短期催化:H2 RK3588S芯片订单放量(预计营收环比+35%),汽车电子定点项目转化;
估值切换:若25年净利润达 8.4亿元(机构预测),PE消化至119倍仍低于行业龙头。
四、风险应对预案
技术迭代风险
英伟达Orin芯片降价可能挤压国产算力份额,应对策略:若竞品市占率提升超5%,减仓1/3。
流动性波动
股东户数6.49万户(环比-14.75%),筹码集中但游资占比高,若单日换手率>15% 触发止盈。
估值泡沫
当前PE 96倍 vs 半导体行业中值62倍,防守线:跌破180元(20日均线)止损。
“硬科技长坡厚雪,守龙头静待花开”
国产替代政策加码(半导体专项贷款利率下调)、AIoT渗透率仅 15%(目标2030年50%),产业红利持续释放;
现价持有:目标价 260元(对应2025年PE 100倍,市值1080亿);
动态止盈:若市值突破1000亿,减持50%锁定利润,剩余仓位博取生态裂变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