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数据(GDS)$ $润泽科技(SZ300442)$ $世纪互联(VNET)$ #基础设施REITs试点启动# #算力基础设施赛道火热#
#idc行业# 这篇文章是我此前《数据中心真相》系列连载的最终总结篇。在前六篇连载中,我们从能耗、税收、就业、地方财政、政策套利、融资模式等多角度,逐步拆解了中国数据中心行业的真实面貌。那些被包装成“AI基础设施”“智算园区”的概念,实质上只是高耗能、重补贴、低创新的“科技地产”游戏。
世纪互联、万国数据、润泽科技作为三大代表,看似各走各路,实则都在资本的剧本中演同一场戏。
世纪互联零售向批发转型抱大客户、批发租赁大客户长期租赁收入从小客户收割转向抱紧巨头,依赖补贴与低电价维系表面繁荣。
万国数据国际化批发扩张高密度、资产证券化REITs变现+持续扩张资本腾挪典型,金融包装远超技术创新。
润泽科技智算园区+AI算力出租政商资源深度捆绑政策补贴+大客户租赁高耗能、低就业,依赖政策输血,典型政商套利。
三家公司背后的团队虽然出身不同,但都展现出极强的资本优先逻辑:
有人靠技术概念包装,有人用金融手段套利,有人深耕地方政商关系,最终都在讲“科技”故事圈钱、圈地、套补贴。
这并未推动技术积累,也没有真正创造社会长期价值,更多是一场“科技外衣下的资源掠夺”。
这些企业消耗巨量电力、土地、政策支持,却并未给国家带来相应的技术突破或创新能力,最终只会留下庞大的“科技物业坟场”,由全社会为其买单。
数据中心作为国家战略基础设施,尤其与能源和算力紧密捆绑,更应由国有企业主导,防止被民营资本无限透支公共资源,埋下债务和环境隐患。
这篇总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深度财务解析”,而是一次基于连载思考的尖锐批判与战略对比,也欢迎在雪球与更多投资者深入交流、讨论。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