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中国IDC是物业,EQIX是收费站!
Equinix = 互联生态 + 平台公司 + REIT估值
它的价值在于连接全球企业、云和网络,像一个“数据高速公路的枢纽”。
中国数据中心公司 = 电力+土地+制冷的重资产物业
更多是“AI工厂的水电物业商”,客户是大厂,议价权弱,经常被客户 PUA
1. 商业模式差异
Equinix
主打 零售型数据中心 (Retail Colocation):把一个机柜、一小段空间卖给成千上万的企业。
它更像是 全球互联平台,提供网络交换(Equinix Internet Exchange)、跨境互联(Cloud Exchange Fabric)、多云对接服务(AWS、Azure、Google Cloud、Oracle 等都在里面有节点)。
核心卖点是 互联价值 —— 企业客户在一个机房里就能直连几十家运营商、云厂商和合作伙伴。
中国数据中心公司
大多数是 批发型数据中心 (Wholesale Colocation):直接把整个机房的大块容量租给一家或几家大客户(典型客户:字节跳动、阿里云、腾讯云、快手)。
业务模式更接近 物业出租:一次签几十兆瓦容量,合同 5-10 年,客户高度集中。
他们缺乏 Equinix 那种 跨客户互联生态,更多是“把电力、土地、制冷做好”。
2. 客户结构差异
Equinix
客户极其分散,超过 10,000 家,涵盖金融、内容分发 (CDN)、企业 IT、政府、医疗、云厂商。
没有某个客户超过 10% 的收入,非常抗风险。
中国数据中心公司
客户集中度极高,往往前 3 个客户贡献 50% 以上收入。
例如世纪互联严重依赖微软、字节;万国数据主要依赖阿里、腾讯。
如果大客户迁走或转向自建,风险巨大。
3. 资产与定位差异
Equinix
更像一家 科技公司 + REIT,不仅有机房资产,还提供软件定义互联平台(Fabric)、边缘服务。
它的估值体系更接近 SaaS/平台公司,而不仅仅是“地产+电力”。
中国数据中心公司
更接近 重资产地产逻辑:拿地、接电、建厂房,再签长期合同。
行业本质和电厂、基建更像,资本开支巨大,现金流压力大。
很多公司负债率很高,依赖大客户提前付款或银行贷款。
4. 盈利方式差异
Equinix
收入拆分多元:机柜租赁 + 互联(Cross Connect) + 网络交换 + 云直连 + 边缘托管。
毛利率更高,稳定在 45-50% 左右。
资本市场定位清晰,是 全球数据中心 REIT 龙头,市值和定价权高。
中国数据中心公司
收入主要来自机柜/机房长期租赁。
附加值低,毛利率最多大概 25-35%,远低于 Equinix。
“就是物业公司,收电费的”,估值很难上平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