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羽臣$若羽臣(SZ003010)$ 过去一年成功转型代运营品牌、自有品牌和投资品牌兼有的业务模式,孵化的“绽家”、“斐萃”两大品牌短时间内撑起营收半壁江山,今年预计带来约10亿增量收入和近亿利润,使公司摆脱过去几年基本面低谷期在业绩低基数的基础上高速增长,基本面改善下市场情绪和预期驱动市值在上半年从30多亿最多上涨至约200亿,是典型的所谓“净利润断层”股。
目前的宝尊$宝尊电商(BZUN)$ $宝尊电商-W(09991)$ 似乎就是一年前的若羽臣。市值经过近期大幅上涨后仍只有17亿人民币,账上现金27亿,扣除借款净现金14亿,作为一个轻资产的公司市净率不到0.5x。若羽臣在A股,股价最低迷时市净率仍有1.5x。
再看宝尊的业务。电商代运营经过3年艰难调整,品类得到优化,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在24年企稳后2Q明显回升,调整后的运营利润率已经超过4%。如果全年净利率回升到3%(大约是21年水平),这块业务仍将产生2.5亿利润。
转型品牌管理的首秀,23年以4000万美元对价收购的GAP中国也将在今年底实现盈亏平衡。现在回顾公司过去2年每个季度管理层对于重塑GAP中国的战略和进度表的表述,执行力是到位的,关键节点的财务表现都是符合计划的。
如果GAP中国从一个拥有大约100多万核心客户、150家门店、不到20亿营收、毛利50%多、盈亏刚刚平衡的品牌在两三年内达到30亿营收、行业中等5%左右净利率,为宝尊可以贡献1.5亿利润,从增长的趋势、运营杠杆和已经展现的减亏节奏看实现这个目标有支撑。
电商代运营与GAP中国两块加起来利润应该接近4亿人民币,在业务复苏的背景下估值15-20倍,市值60-80亿。GAP中国本身就应该估值15亿人民币以上。
电商代运营的商业模式很差,没有差异化也没有规模效应。过去几年,除了线上流量见顶的因素,本土消费品牌的崛起对电商代运营行业某种程度上更是降维打击。不进则退,优秀的电商代运营商必然会利用多年积累的品牌代运营方法论向价值链上游品牌管理延伸,宝尊的转型是必然的。结果如何,拭目以待。欢迎有料的喷子喷一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