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端AI人才争夺加剧,商汤新授3.5%股权锁定核心管理层

用户头像
AI资本局
 · 北京  

2025年9月4日晚间,商汤集团(股份代号:0020.HK/80020.HK,以下简称“商汤”)正式发布公告,宣布拟向徐立博士、王晓刚博士、林达华博士、杨帆先生及王征先生5位核心执行董事,授出合共13.6亿份受限制股份单位(RSU),对应商汤当前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52%

AI资本局认为,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的背景下,商汤大规模股权授出直指“锁定核心管理团队、巩固技术与战略优势”,并为商汤保持业绩增速提供了长期保障。

一、6年超长归属期+业绩约束的“人才锁定方案”

此次商汤授出的13.6亿份RSU,占商汤已发行股份总数3.52%,也是其2021年上市以来首次向核心执行董事推出大规模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围绕“长期绑定、风险共担”核心,针对性应对AI人才流动性高、争夺激烈的行业痛点:

零成本+高权益,凸显人才价值认可:本次RSU无购买价,承授人在满足归属条件后,可获对应数量的B类普通股,本次授出权益规模与核心管理层对商汤的战略价值直接挂钩,是对其过往贡献的重要认可。

份额匹配职责,聚焦核心决策层:授出份额向关键岗位倾斜,其中——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立获6亿份(自愿禁售至2027年底),主导技术体系的联合创始人、CTO王晓刚、牵头大模型研发的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林达华、负责AI基础设施的联合创始人、大装置业务负责人杨帆先生各获2亿份,统筹财务与X创新业务的CFO王征获1.6亿份,精准覆盖“战略-技术-业务-资本”四大核心板块。

6年归属周期,锁定长期服务:公告显示,此次授予的RSU将在2026年至2031年每半年分期归属,首个归属日需距离授出日满12个月,最长覆盖6年。这一设计远超行业平均3-4年的激励周期,旨在通过“长期权益绑定”降低核心人才流失风险,确保商汤中长期战略(如通用大模型迭代、AI大装置生态建设)的连续性。

业绩+回拨双重约束,平衡激励与风险:授出需先经股东批准方可生效,且RSU归属需达成董事会设定的业绩目标(结合集团业绩、部门指标等动态评估),避免“无差别激励”;同时明确回拨机制——若承授人存在刑事追责、违反竞业/保密义务、严重损害商汤利益等情形,未归属RSU将失效,已归属股份需退回,为商汤权益加上“安全锁”。

二、商汤为何锁定这5人?

在全球AI人才争夺中,顶尖技术领袖与战略决策者是稀缺资源,商汤此次锁定的5位执行董事,正是其构建“技术护城河”、落地核心战略的“关键少数”,每人都承担着AI产业竞争的核心职能:

徐立:战略舵手,掌舵AI转型:作为联合创始人,自2015年起主导商汤整体战略,推动其连续9年稳居视觉AI市场份额第一,并成功登陆港股;近年前瞻性布局AI基础设施,提出“算力-大模型-应用”三位一体战略,牵头“1+X”业务升级(以大模型为核心,拓展多行业应用),实现从视觉AI到生成式AI的关键跨越,是商汤应对行业变革的“战略核心”。

王晓刚:技术基石,筑牢底层能力:构建商汤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将AI能力落地至智能手机、智能驾驶、IoT设备等终端,为业务多元化提供底层支撑;当前负责智能汽车与端侧智能两大方向,直接对接AI最具增长潜力的赛道,是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关键桥梁”。

林达华:研发引擎,突破技术瓶颈:深耕AI核心研发11年,牵头多模态大模型、智能体、视频实时交互与生成技术等关键领域突破,推动研发成果转化为产品迭代的核心动力,为商汤在大模型竞争中保持领先构筑“技术壁垒”。

杨帆:基建支柱,搭建AI底座:主导临港智能计算中心AIDC落地,打造商汤AI大装置这一核心基础设施,使其成为技术创新、商业增长与行业生态构建的“核心载体”,直接支撑“三位一体”战略落地,是AI规模化应用的“基建操盘手”。

王征:资本+业务双驱动,拓展增长空间:2019年加入后统筹财务规划与资本市场战略,同时负责AI医疗、AI零售、元萝卜机器人等创新业务集群,为“1+X”战略提供资本与新业务支撑,兼管战略投资、品牌市场,是商汤平衡短期盈利与长期增长的“关键协调者”。

公告特别强调,自2021年上市以来,这5位执行董事均未获得过股权激励,且未减持任何商汤股份,当前整体持股比例显著低于全球同类AI公司,在人才争夺白热化的背景下,股权绑定是必要之手段。

三、全球AI人才战白热化,商汤“锁人”剑指业绩增长

当前,AI已成为全球科技巨头竞争的核心赛道,高端人才争夺已从“国内竞争”升级为“全球抢夺”,商汤此次RSU授出,正是对行业痛点的直接回应。

首先,人才成AI竞争核心资源,AI技术突破高度依赖顶尖科学家与复合型管理人才,谷歌微软、OpenAI等全球巨头均通过“高薪+长期股权”疯狂挖角,动辄数亿美元,国内百度阿里、字节等企业也在加大AI人才激励力度,行业人才流动性显著提升,核心团队稳定性直接决定企业技术与战略优势。

商汤的核心管理层兼具深厚学术背景与产业落地经验(如徐立拥有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王晓刚与林达华均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是全球AI人才市场的“稀缺标的”。公告指出,若不通过股权绑定,商汤在“顶尖人才吸引与防御”方面将面临严峻挑战,进而影响长期战略落地。

从全球AI企业实践来看,“长期股权+业绩挂钩”已成为锁定核心人才的主流模式。例如OpenAI通过员工持股计划绑定核心研发团队,国内字节、科大讯飞等也通过大规模期权/股权授出稳定管理层——商汤此次举措,既是应对行业竞争的必要选择,也是与全球AI企业激励体系接轨的关键一步。

据了解,作为额外的信心信号,徐立已自愿承诺,2027年12月31日前不出售其本人及控制实体持有的任何商汤股份,这一“禁售承诺”不仅彰显核心管理层对商汤长期价值的信心,更从侧面印证“股权绑定”对稳定团队的重要性。

对于未来,商汤公告中表示,此次3.5%股权授出将进一步推动核心管理层与商汤、股东形成“长期利益共同体”:一方面,通过股权绑定确保核心团队稳定,为“算力-大模型-应用”三位一体战略、“1+X”业务生态建设提供持续支撑;另一方面,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将推动管理层冲刺更高经营目标,加速AI技术在生成式AI、智能汽车、医疗、零售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最终提升商汤价值与股东回报。

商汤2025半年业绩显示,商汤上半年实现收入23.58亿元,同比增长35.6%;净亏损14.89亿元,同比收窄39.9%;经调整净亏损额达11.62亿元,同比下降50%;经调整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亏损收窄72.5%至5.21亿元,增收减亏的态势明显。

此外,截至公告日,商汤2022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仍有16.76亿股B类股份(占已发行股份4.33%)可用于后续授出,为未来吸引和锁定更多AI顶尖人才预留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