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有机会成为电子制造业的“沃尔玛”

用户头像
OneInvestor
 · 上海  
创作声明: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

$立讯精密(SZ002475)$

$沃尔玛(WMT)$

2025年上半年财报,以及第三季度的财报预告显示,立讯精密的业绩正在迅速改善,虽然毛利率在缓慢下降,但立讯在自己的主营业务特别新兴业务中体现出明显的营收增速提升,和利润增速提升。

先抛观点:

“在毛利率承压的背景下,公司通过更高效的运营和卓越的成本控制,使其竞争优势更加巩固”的推论。这一模式与沃尔玛凭借其强大的供应链管理和运营效率在低毛利行业中建立护城河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核心财务表现:毛利率与净利率的“剪刀差”

立讯精密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清晰地展示了这一趋势:

毛利率微降: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1.61%,较上年同期微降0.1个百分点。这主要受汇率波动、为规避关税风险进行的产能布局调整(新产能爬坡投入增加)等因素影响。

净利率提升:在毛利率小幅下滑的同时,公司的净利率却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至5.86%。这背后最关键的因素是期间费用率的大幅优化。上半年,公司的销管研等运营费用率降至6.68%,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3个百分点。

这“一降一升”形成的“剪刀差”至关重要。它表明立讯精密成功地将营收增长带来的收入,更多地沉淀为了实实在在的利润,而非被高昂的费用所侵蚀。这直接体现了其运营效率的提升和成本控制的威力。

二、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的具体体现

立讯精密实现高效运营和低成本控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智能化与流程优化:公司通过智能制造升级和AI应用来提升运营效率。例如,其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上半年的57天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47天,存货周转率显著提升。更快的周转意味着更少的资金占用和更高的资本使用效率。

全球化产能布局的降本增效立讯在全球29个国家拥有105个生产基地。这种布局不仅是出于贴近客户的考虑,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本优势。例如,其墨西哥工厂对北美市场的交货周期缩短至7天,较国内出口效率提升50%,这种布局帮助公司有效降低了8%-12%的关税成本。

严格的费用管控:在营收保持20.18%同比增长的情况下,公司通过规模效应和内部运营效率提升,实现了期间费用率的下降。

三、与沃尔玛模式的类比逻辑

立讯精密沃尔玛类比,其核心逻辑在于两者都通过构建难以复制的运营效率优势,在低毛利率的行业中建立了强大的竞争壁垒

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是其极致的供应链管理、庞大的采购规模和高效的物流系统,这使得它能够在保持低价(低毛利率)的同时,通过巨大的销售量和快速的库存周转来获得可观的利润。

立讯精密的模式是科技制造领域的“沃尔玛。它通过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规模制造优势(压舱石业务),支撑了其在通信和汽车电子两大高增长领域的扩张。同时,公司利用其全球化的产能布局和精益化管理,将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做到了极致。这使得竞争对手很难在同样的成本水平下匹配其技术、质量和交付能力,从而构成了强大的护城河。

四、需要关注的潜在挑战

尽管推论成立,但也有一些潜在风险需要保持关注:

短期现金流压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58亿元。虽然这主要与支付供应商到期货款以及保障供应链稳定等因素有关,且第二季度单季已实现净流入50.3亿元显示情况在改善,但仍需持续关注其现金回收效率。

客户集中度风险:公司对单一大客户的依赖度仍然较高。尽管其正通过并购和拓展新业务分散风险,但此因素仍需留意。

技术迭代与市场风险:通信和汽车电子市场虽然增长迅猛,但技术迭代快,竞争激烈。公司需要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45.94亿元)和技术领先,以维持竞争优势。

结论

总而言之,立讯精密的案例有力地证明,一家企业强大的竞争力并不仅仅体现在毛利率的高低上,卓越的运营效率、严格的成本控制和全球化的资源整合能力同样可以构筑起坚实的护城河

其通过“降本增效”成功对冲毛利率下滑压力,并实现净利率提升的做法,印证了其在全球精密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正在变得更加综合和难以复制。这种模式与沃尔玛在零售领域的成功有着内在的相似逻辑,即通过效率和规模取胜

(本文创意和提示词来自于本人,内容编写来自于腾讯元宝-DeepSeek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