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仅东方甄选1/20,罗永浩为何带不动交个朋友

用户头像
商业新解
 · 广东  

如果说这世上有哪个知名公众人物对俞敏洪最“关心”,罗永浩敢说第二,没人抢第一。

近几年来,罗永浩几乎不放过任何机会在各种场合高调开炮,丝毫不掩饰地diss俞敏洪,甚至更直接给人扣上“虚伪”、“没原则”、“铁公鸡”等帽子。

然而就商论商,尽管罗永浩巴把俞敏洪贬得一无是处,但其旗下的直播带货公司交个朋友控股与俞敏洪旗下的东方甄选,两者在股票市值上却一直有着相当巨大的差距。

自从转型为直播业务以来,东方甄选$东方甄选(01797)$ 一度迎来泼天财富,市值一度超过750亿港元。最近两个月,东方甄选的市值又一度两月飙涨数倍涨至560亿港元,目前随着股价重新腰斩,市值回落到270亿港元附近。

反观交个朋友控股$交个朋友控股(01450)$ ,罗永浩借壳上市时股价也曾一度大涨数十倍,最高市值去到63亿港元左右,但虽有就一路震荡回落再无显著反弹,目前总市值仅有13.5亿港元附近,仅为东方甄选的1/20。

交个朋友控股股价走势,futu

作为同为直播界两大声浪巨大、年GMV都超百亿的网红直播带货公司,为什么两者市值差距却如此大?

口条厉害的罗永浩,为何带不动交个朋友?

01

要理解交个朋友的困境,需要先回到罗永浩的“至暗时刻”。

2019年,锤子科技破产清算,罗永浩背上巨额债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大众口中的“老赖”。

彼时的他,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却意外收获了一波“同情分”:有人佩服他“敢作敢当”,有人感慨“创业者不易”。

这份“同情分”,成了他转型直播的“敲门砖”。

2020年4月,罗永浩在抖音开启首场直播,凭借“初代网红”的国民度和“还债者”的悲情人设,直播间在线人数峰值突破200万,3小时GMV直接破亿,创下当时抖音直播电商的纪录。

交个朋友公司也顺势成立,借着这股“东风”,快速抢占了抖音货架电商的市场份额。

而早期的成功,本质也是有着与“天时地利人和”的巧合。

从行业层面看,2020年正是抖音直播电商的“野蛮生长”期,平台急需有影响力的KOL打开市场,罗永浩的出现恰好填补了“男性向主播”的空白——数据显示,当时交个朋友直播间男性用户占比高达60.81%,而同期行业平均水平仅为35%。

从策略层面看,“全网最低价”的打法精准击中了抖音用户“短决策链路、价格敏感”的消费心理,再加上罗永浩“脱口秀式”的带货风格,让直播间兼具“娱乐性”和“性价比”,短期内快速圈粉。

但彼时的所有人都没意识到,这份“起点红利”,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交个朋友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供应链,不是品控,而是罗永浩这个人。

罗永浩的“强势”,在创业初期曾是优势。

锤子科技时代,他的“一言堂”让公司快速决策,在手机红海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直播转型初期,他的个人话语权凝聚了团队,快速搭建起交个朋友的运营体系。

但到了直播电商的深水区,这份“强势”却逐渐演变成“独裁”,他的“大嘴巴”也从“流量工具”变成了“品牌负资产”。

在交个朋友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罗老师定的方向,没人敢反驳。”这种“个人主导”的管理模式,在公司初期确实提高了效率,但随着业务扩大,弊端逐渐显现。

据内部员工透露,交个朋友的供应链部门曾多次提出“自营产品布局”的建议,认为长期依赖第三方供应商会导致品控失控,但罗永浩却坚持“先做流量,再谈供应链”,将资源优先投入到“话题制造”和“价格战”中。

结果就是,当东方甄选在2022年就开始布局产地仓、建立四级品控体系时,交个朋友的供应链仍停留在“选品中介”阶段——拿着商家的坑位费,做着“比价带货”的生意,自营SKU不足100款,连东方甄选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另外,“一言堂”还扼杀了内部的创新活力。交个朋友确曾在内部尝试 “知识/内容化带货”,罗永浩随即公开批评 “直播界在刮内容化的歪风”,并在直播间明确要求回归 “讲产品” 的带货主线,直接叫停了相关计划。

最终,当抖音从“货架电商”向“兴趣电商”转型时,交个朋友的主播们仍在重复“家人们,这个价格真的绝了”的叫卖式话术。用户平均停留时长也从3分钟骤降至1分20秒。

02

如果说“一言堂”是内部隐患,那罗永浩的“大嘴巴”就是破坏力巨大的外部隐患。尤其是对俞敏洪和东方甄选的高频次攻击,逐渐成为让舆论也看不下去的负反馈。

2023年“董宇辉小作文风波”中,罗永浩率先发声,痛批俞敏洪“铁公鸡”“不懂尊重人才”,甚至直言“东方甄选的分配制度是行业最不公平的”。

这番言论确实让他收获了一波流量——当天直播间在线人数增长30%,相关话题阅读量破10亿。但如此蹭流量的方式,一旦次数多了,时间久了,投资者对这种行为就感到避之不及。

有投行分析师直言:“没有哪个机构愿意投资一家老板靠骂对手博眼球的公司,这太不稳定了,随时可能引发合规风险。”

罗永浩似乎一直坚信,只要有话题、有热度,公司的业务就不会差。

但直播电商的本质,从来不是“流量游戏”,而是“供应链+品控+用户留存”的综合较量。

交个朋友的市值低迷,不是偶然,而是其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透过表象看本质,其困境源于三大深层矛盾:个人IP与企业生态的不可持续性、战略重心与直播电商本质的偏离、行业转型期的节奏踏空。

交个朋友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公司的命运完全绑在罗永浩一个人身上。早期,这种“个人IP驱动”模式确实能快速破圈,但当罗永浩的注意力转向AR创业(2022年创立细红线科技),交个朋友的“IP真空”问题瞬间爆发。

2022年罗永浩减少直播频次后,交个朋友直播间的用户平均停留时长从3分钟降至1分20秒,GMV增速从2022年的180%暴跌至2025年的不足10%。

更严重的是,公司始终未能培养出第二个“罗永浩”——尝试推出的10多位矩阵主播,最高粉丝量不足500万,仅为罗永浩的1/4,且缺乏独特的人设标签,无法承接核心流量。

03

罗永浩对直播电商的认知,还停留在“流量=增长”的初级阶段。他似乎认为,只要有足够多的人进直播间,就能卖出足够多的货。

但直播电商发展到2025年,早已不是“流量为王”的时代,而是“供应链为王”“内容为王”的时代。

交个朋友的战略重心,从一开始就偏离了直播电商的本质。具体来看,有三个明显的问题:

第一,供应链“空心化”。交个朋友的供应链模式,本质是“中介式选品”——通过和第三方供应商合作,赚取差价和坑位费,缺乏对上游的控制力。这种模式天然存在重大弊端——自己难以做到严格品控。

在2024年,因供应商偷换原料,交个朋友销售的“有机大米”被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引发大规模退货,直接损失超2000万元。而东方甄选通过“源头直采+合资建厂”,实现了供应链的垂直整合,80%的自营产品能追溯到具体产地,品控风险大幅降低。

第二,产品结构“同质化”。交个朋友的产品以标品为主(如手机、家电、日用品、饮料食品),缺乏差异化的自营产品。这种产品结构,也是行业内卷最严重的——为了吸引用户,不得不频繁降价,压缩利润空间。

第三,用户留存“浅层化”。交个朋友的直播内容,仍停留在“叫卖式”阶段——主播拿着产品喊“家人们,今天这个价格只此一次”,缺乏情感共鸣和内容粘性。数据显示,交个朋友的用户复购率不足30%,而东方甄选通过“知识讲解+情感叙事”(如讲农产品背后的农民故事),将用户复购率提升至60%以上。更关键的是,东方甄选的用户平均停留时长是3分07秒,是交个朋友的2.5倍——在抖音算法中,用户停留时长直接影响流量分配,这也是东方甄选能获得平台流量扶持的核心原因。

现在,直播电商行业已逐渐从早期的“网红带货”到“产业深耕”时期转换,此时,谁能掌控供应链上游、谁能建立差异化壁垒,谁就能占据主动权。

交个朋友目前面临的困境,本质是“个人风格凌驾于企业战略”“流量思维替代产业思维”的结果。罗永浩的“大嘴巴”或许能制造一时的话题,但造不出供应链的壁垒;“全网最低价”或许能吸引一时的用户,但留不住长期的信任。

如果罗永浩还不醒悟,继续忽视供应链整合与内容创新,那么未来想要缩小与东方甄选的市值差距,还会继续是遥遥无期。(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