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回乡闲居:兼谈什么是伟大的商业模式》

用户头像
十年书禅
 · 河北  

#2025国庆见闻#

今年国庆,没有计划去人山人海的景点凑热闹,索性回了趟老家。说是休养,倒也名副其实——每日里,最大的事,便是享受着一日三餐。吃食也简单,全是家人亲手侍弄的。菜畦里的韭菜,临到包饺子前才去割上一把,那股子冲鼻的辛香,是城里超市的袋装货永远无法企及的。现摘的黄瓜和青椒一同凉拌,泼上点调味料,便是一道清洌洌的爽口菜。随手刨几个红薯回来,洗净、削皮、切块,直接扔进翻滚的小米粥里,粥将成时,满屋都是小米的醇厚与红薯的甘甜交织的暖香。

坐在老家的庭院里,捧着这样一碗金黄的小米粥,我忽然觉得,所谓生活本来的样子,或许就是这样一种不假外求的、简单的富足。它不依赖于繁复的调味,也无须远道的运输,一切的鲜美,都来自于与土地最直接、最及时的连接。这份“现割”、“现摘”、“现刨”的滋味,是时间与空间被压缩到极致的产物,也是一种任何工业化流程都难以复制的、独特的“地道”。

这份关于“地道”的感触,在村里一位本家大叔来访时,找到了另一重解读。大叔知道我常居北京,寒暄过后,便有些不好意思地托我一件小事:“下次回来,能不能从北京带几瓶红星二锅头?要北京总厂出产的。”我有些诧异,这酒并非什么名贵之物,线上线下随处可得。大叔却认真地解释道:“不一样的。网上买,也不能挑产地,送来的多数不是北京总厂出产的,在老家当地售卖的,全部源于天津和山西分厂。”大叔说,他喝的出来,北京总厂那一口,味儿最正。别处产的,即便是一个牌子同一款酒,喝到嘴里,总觉得差那么点意思。

他这番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我心湖,漾开层层涟漪。连最为大众化的二锅头,其风味的细微之处,竟也如此严格地受制于那片特定的水土、那套独有的微生物环境与酿造工艺。清香型尚且如此,遑论工艺更为复杂、对产地依赖性更强的酱香型了。那句流传甚广的“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在此刻,不再是书本上的论断,而成了一种可以被味蕾直接验证的、近乎颠扑不破的事实。对于真正饮酒的人而言,他们的舌头与喉咙,是最终的、也是最诚实的审判官。这份由独特地理标识所构筑的味觉壁垒,正是白酒这个行业最迷人的护城河之一。

由大叔这瓶酒,我的思绪飘回了北京的书房里。最近几个月,我花费大量的时间,利用所有的闲暇,做着一件看似笨拙却其乐无穷的事:将A股五千多家上市公司的商业模式,一家一家地捋过去,试图从中筛选出那些拥有清晰竞争优势——也就是巴菲特所说的“经济护城河”——的优质企业。这个过程,枯燥是真枯燥,但收获的感悟,也如秋日的葡萄,一嘟噜一嘟噜地结出来。这有点像巴菲特在股东信中说到的turn every page,这对于投资人而言,真的很重要。在笨功夫中你收获到的启迪,是他人无法讲述、不亲自下场也无法理解的。正如酒的味儿是否纯正,得亲自品尝才知道。

我仿佛一个在商业世界里逐页翻寻的考古学家,触摸着各行各业那些优秀公司的肌理。它们各有各的精彩,或在资源上垄断、或在技术上领先、或在管理上卓越。然而,看得越多,心里那杆秤便越是分明:真正堪称顶级、能够穿越周期的伟大企业,实在是凤毛麟角。而白酒行业,以其近乎“永续经营”的特质、“一本万利”的盈利模式、凤毛麟角的“成瘾属性”、基于品牌、产地、口味等构建的巨大“差异化”,在全行业的星图中,无疑是最为璀璨的星系之一。其中的王者,如贵州茅台五粮液,它们不仅仅是好生意,更是商业皇冠上最夺目的明珠。

可环顾当下的市场,却正在上演着令人啼笑皆非的剧目。这些皇冠上的明珠,正在被市场先生以垃圾般的价格惶惶抛售;而一些并无坚实根基的“故事”公司,却被追捧得如同无价之宝。市场先生,实在是有趣。

在逐个分析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时,我逐渐触摸到一条更为本质的脉络。我发现,那些能够穿越牛熊、为股东带来长期稳定回报的企业,往往并非那些科技实力最尖端的企业。A股中,技术冠绝全球却盈利能力平平的公司,比比皆是。它们固然可敬,但:科技是科技,生意是生意。

什么才是生意的根本呢?最终还是要落在“人”的身上,落在那些亘古不变的人性需求上。无论是《圣经》中指出的人类七宗罪:傲慢、暴怒、懒惰、贪婪、嫉妒、饕餮、淫欲。还是佛家所言的七情六欲,七情:喜、怒、忧、惧、爱、憎、欲;六欲:见欲(视觉)、听欲(听觉)、香欲(嗅觉)、味欲(味觉)、触欲(触觉)、意欲。这每一罪、每一欲,皆是人性的基本需求,是人类快乐的基本来源,也是伟大企业利润的基本来源。过度嗜欲,犹如过度饮水、过度饱腹,必然深受其害,但如果只是调剂生活,享受快乐,则所谓每一罪、每一欲,其本质,是人作为一种情感动物最原始、最深层的精神悸动,是快乐与痛苦的源泉,也是消费行为最底层的驱动力

中国资本市场上最强大的两家公司——贵州茅台腾讯控股,它们看似分属传统与现代,却共享着一个核心的秘密:它们都极大地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茅台,满足的是社交中的尊重、是成功的象征、是情感的交互;腾讯,满足的是连接、是娱乐、是虚拟世界中的自我实现。它们都没有去做征服火星这样伟大的事业,也没有去探寻物理世界的基本运行规则,它们只是深耕于人性的沃土,将人类的“喜、怒、忧、惧、爱、憎、欲”与“见、听、香、味、触、意”之欲,巧妙地转化为产品与服务,从而获得了近乎取之不尽的利润源泉。

买股票,归根结底是买生意的一部分。在商言商,生意的最终目的,是创造自由现金流。一个不能长期、持续、大量创造现金流的商业模式,无论其科技故事讲得多么动听,都难免沦为击鼓传花的游戏,或早或晚,会露出“割韭菜”的本来面目。而真正伟大的商业模式,总是与人性最深处的渴望同频共振。男人在茅台法拉利中寻找到成就与激情,女人在爱马仕与玻尿酸中收获美丽与自信,孩子在小天才与任天堂里体验陪伴与快乐。

能够给人带来真正、持久快乐的企业,如同那一口原产地白酒,它们所提供的,已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让人快乐的能力。我一直在思考,为何有的人在舞台上唱首歌就能享有盛誉、收获万金,有的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每日兢兢业业产出粮食供给城市人们的温饱却只能获取微薄的收入,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稀缺且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劳动,后者是普通且只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劳动。

纵观5500多家企业的商业模式,我得出了一些思考。那些最伟大的商业模式,就是那种拥有:不可复制的“稀缺性”、长期经营的“永续性”、一本万利的“印钞机”、卖方市场的“话语权”、持续消费的“成瘾性”、断层领先的“差异化”、前途远大的“增长性”、满足精神的“愉悦性”等特征的企业。

在这些皇冠上的明珠中,贵州茅台,是其中最璀璨夺目的那一颗。

十年书禅

2025年10月07日

#2025国庆见闻#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