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工智能+泼点冷水
昨晚,国务院发文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和寒王的半年报业绩在各投资微信群刷屏,引来好些血脉喷张的宏大叙事:“十年一遇的大机遇”,“堪比十年前的互联网+”,我坚信人工智能是未来的超级产业大趋势,将改变世界的各行各业,但是,就股票投资而言,还是先泼点冷水。一、十年前,《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于2015年7月4日正式发布,在此前后的股市发生了什么可以自行去回顾,特别是当时互联网+旗手的东大同如何了。
二、本轮AI板块性牛市的源头在22 年 11 月 30 日,OpenAI 发布 ChatGPT,其一经推出就引发全球关注,五天内注册用户数突破百万,引爆了人工智能产业浪潮,到现在为止AI板块上涨近3年,国内的寒王最高涨幅约30倍,M国的英王最高涨约17倍,因此市场对人工智能+的计价是很充分的,这时候不是靠某个文件就能驱动板块大涨的时候了,需要紧密跟踪研究具体公司经营变化和估值。
三、国内公募对产业标杆公司的研究跟踪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寒王的半年度业绩,几个月前就是某些机构的明牌,走势已经反映了过去的所有经营业绩,也将未来相当长时间的发展预期都打进去了,因此股价如何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信走着瞧。
四、互联网是上一个超级大的产业浪潮,上世纪末炒作未来的星辰大海,后面的发展都兑现了,然并卵,本世纪初股票炒高后照样板块性大跌90%。
五、前景巨大的新兴产业,涨跌都会过头,既然是几十年的趋势方向,长期去研究跟踪,总能捕捉到很多大的投资机会。但是,一定要在当下AI相关板块交易拥挤度爆棚的当下追高参与么?
给人工智能+泼点冷水,少宏大叙事,多研究分析具体公司和业务。
最后,将昨天的一些市场统计分析数据放这里:
发此文(7月23日的博文“牛二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什么?”)时上证指数3582点,到现在1个月出头,是比较明显的主升段,截止到昨天收盘,上涨约8.4%,基金重仓股普遍超额收益明显,再次统计下公私募的赚钱效应:
1、截止到昨天,今年上证上涨15.9%,沪深300指数上涨13.6%,A股上涨比例86.7%,股票涨幅中位数20.9%,算术平均涨幅33%,这意味着猴子扔飞镖,今年大概有21%的收益了,实际跑赢21%收益的估计是少数,牛市跑赢指数是有很大难度的。
2、宽基里面,涨幅最高的是中证2000的34.7%,最差的是上证50的11.4%,科创50过去的一个月逆袭成功大涨27%,,很多夹头鄙视的微盘股指数大涨了69%,这挺招人恨的。如果你今年到现在还未赚到钱,而且当前还满仓,估计未来买单少不了你。
3、我在私募排排网上关注跟踪了25只私募,全部取得正收益,胜率100%,涨幅中位数28.6%,最高是高恩医药进取的113%,最低是时间的玫瑰打理的东方马拉松一号的5.7%。这些私募的算术平均收益是31.95%,说明我关注的私募整体超额收益很好,跑赢了除中正2000以外的所有宽基指数。
4、同时在排排网关注了30只十亿级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几乎覆盖了全部的百亿公募,今年收益全部为正,胜率100%,涨幅中位数23.7%,最高的是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的82.5%,最低的是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的2.9%。这些公募的算术平均收益是27.16%。这个数据呈现出的公募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和大A正股涨幅中位数.
结合两次数据对比,结论:
1、过去1个多月是典型的牛二阶段,大型机构主导市场,公募不看估值的猛夯创业板和科创板权重大盘,大型公募一个月取得14.6%的涨幅。
2、跟踪的公私募合计55个样本全部取得正收益,赚钱效应100%,如果市场短中期不出现大的波折,赚钱效应下将会引来更多增量资金。
3、已经大涨的很多票要么超高景气,要么讲故事梦想算不过账,还有些竞争力很强的各行业龙头涨幅很小,未来已经是有机会和空间的。
4、看估值和位置,很多股票已经很贵很高了,潜在的股东回报已经算不过账来。
5、AI相关的TMT板块交易拥挤度接近极致,今天成交量陡降4000多亿,估计短期支撑不了那些天量成交的热点票。
最后,“牛市生于悲观,长于怀疑,成于乐观,死于狂热。”
感觉当下已经到了乐观的初中期,你觉得呢?
当狂热风起的时候,记得转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