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局思维
4月份跟一些卖方和私募研究员交流整车,就听他们讲终局思维,油车的销量应该给负估值,所以越野车跌了也不能买。
我当时的想法是油车在很长时间还是全球的主流需求,因为世界这么大,好些国家地区还不具备使用电车的条件,因此逆势买了越野车。
昨天在群里又看到类似观点,讲汽车行业终局思维,油车销量不应该给估值,而全视觉智驾方案的新势力还有十倍空间,因为销量将增长十倍到300万辆,问题是龙二今年的销量就超过300万了,前段时间的市值差别不大。
如果油车都是负资产,那当前全球第二市值的丰田情何以堪?
不是油车该给负估值,而是落后的产能才应该给负估值,没必要贴油车和电车的标签。
个人感觉,当某个行业或个股,需要讲终局思维来论证空间的时候,最好小心点。
投资都是站在当下看未来,即不能看太近,也不能看太远。
因为,如果真讲终局,绝大部分企业和所有的人都会死的,归零是很多个股的最终归宿。
终局是用来卖的,不是用来买的。
理性的看,应该用贝叶斯思维,走一步看一步,实时调整估值和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