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来口服GLP-1减肥药Orforglipron上市在即,A股核心受益标的深度分析
1. Orforglipron研发进展与市场前景
2025年8月26日,礼来公司(Eli Lilly)宣布其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orforglipron在III期临床试验ATTAIN-2取得积极结果[2]。该试验针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纳入1,600多名受试者。关键数据显示:
- 最高剂量组(36mg)患者平均体重下降10.5%(约10.4公斤),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2.2% [2]
- 三种剂量均达到主要终点及所有关键次要终点,包括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改善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2]
- 作为全球首个无需饮食限制的口服GLP-1药物,其便利性优势明显,预计2025年内启动全球监管申报,2026年有望上市[2][68]
市场前景方面:
- Bloomberg预测2035年销售峰值有望突破290亿美元[102]
- 按最低年使用量1095mg计算,2030年全球原料需求将达1,122.4吨级[102]
- 摩根士丹利预计2030年全球GLP-1类药物销售额将突破1,000亿美元[32]
2. 核心受益方向:CDMO与供应链服务商
2.1 CDMO服务领域
礼来Orforglipron的研发与生产高度依赖专业CDMO服务,核心受益环节包括:
- 原料药与关键中间体生产:涉及多肽固相合成、小分子合成等核心技术
- 工艺开发与优化: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纯度
- 商业化规模生产:匹配全球需求放量的产能保障
2.2 供应链核心环节
供应链层级 核心产品 技术壁垒 代表企业
上游原材料 多肽合成试剂 纯度>99.9% 昊帆生物[32]
关键中间体 SNAC中间体 连续流氟化技术 金凯生科[65]
原料药 GLP-1类多肽 固液融合技术 翰宇药业[74]
CDMO服务 全链条生产 cGMP认证 药明康德[19]
3. 重点A股受益公司分析
3.1 药明康德(SH603259):核心原料药供应商
- 具体角色:负责Orforglipron原料药及关键中间体的工艺开发与规模化生产,构建"原料+制剂"一体化供应链[19][20]
- 技术优势:全球领先的多肽固相合成技术,单釜效率较同行高30% [19]
- 产能布局:多肽产能从2024年3.2万升扩至2025年底10万升[19][23]
- 订单预期:市场预计单年订单规模超百亿元,2025年Q3/Q4有望确认[101][102]
3.2 凯莱英(SZ002821):潜在多肽CDMO服务商
- 技术优势:
- 多肽固相合成产能30,000L(2025年底扩至44,000L)[24]
- 连续反应技术应用率超40%,提升效率至75%+ [26]
- 市场预期:若参与项目,预计带来超100亿元收入[106]
- 风险提示:尚未官方确认合作[162]
3.3 昊帆生物(301393):关键试剂核心供应商
- 核心地位:
- 多肽缩合试剂全球市占率约19%,国内25% [31][32]
- 产品纯度99.99%,直接供应礼来、诺和诺德[32]
- 产能扩张:安徽基地二期投产后产能增长286%至1,352吨/年[31]
- 业绩表现:2025Q1营收1.35亿元(+48.21%)[113]
3.4 圣诺生物(688117):多肽原料药潜在供应商
- 技术能力:
- 掌握长链肽偶联等核心技术[49]
- 7条GLP-1原料产线,月产能35公斤[41]
- 客户基础:诺和诺德、礼来现有合作伙伴[41]
- 订单现状:2024年签订3.5亿元GLP-1原料药合同[132]
3.5 诺泰生物(688076):中间体技术平台
- 技术优势:
- "固液融合"多肽平台,单批次产量超10公斤[55]
- 四次通过FDA cGMP检查[55]
- 订单预期:2025年GLP-1相关订单预计超20亿元[141]
- 合作基础:礼来替尔泊肽核心供应商,2025供货量增200% [138]
3.6 金凯生科(301509):SNAC中间体龙头
- 核心地位:
- SNAC中间体全球市占率约50% [65]
- "连续流氟化"技术降本40% [65]
- 订单进展:预期签订3年独家供应协议,2025订单或达9.1亿元(+75%)[68]
- 产能保障:美国生产基地通过FDA认证[189]
3.7 翰宇药业(300199):GLP-1原料药龙头
- 核心能力:
- 原料药纯度>99.9%,成本低15-20% [74]
- 武汉基地年产能5-8吨[74]
- 国际认证:通过FDA、EMA等认证,覆盖90+国家[74][76]
- 业绩表现:2025H1原料药出口2.9亿元,占国内出口45%+ [74]
3.8 争光股份(301092):固相合成载体专家
- 技术特点:
- 提供Wang Resin等主流载体[87]
- 机械强度高,粒度分布均匀[87]
- 客户覆盖:礼来、诺和诺德供应链企业[16]
3.9 九洲药业(603456):多肽CDMO新锐
- 产能建设:多肽GMP生产线2025年9月投产,产能800kg/年[94]
- 技术平台:非经典固相合成专利技术[94]
- 市场预期:若获订单,目标价20-22元(PE 20-22x)[156]
4. 风险提示
1. 订单落地不确定性:除金凯生科、翰宇药业部分产品外,多数企业尚未确认Orforglipron直接订单[101][112]
2. 产能过剩风险:GLP-1原料规划产能已超2030年预测需求[121]
3. 技术迭代风险:口服给药技术突破可能改变现有供应链格局[65]
4. 政策监管风险:FDA审批进度可能影响商业化时间表[2]
5. 市场竞争加剧:全球CDMO企业加速布局多肽产能[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