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新技术 部分梳理
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关键性进展,采用该新型电解质组装的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展现出优异电化学性能。这一突破为固态电池产业化注入动力,也让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相关领域的企业迎来发展机遇。
聚合物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研发的重点方向,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适配性良好,显著提升电池性能。
增加聚合物电解质及关键溶质的量产需求,增加富锂锰基、高镍等适配正极材料的市场扩容
富锂锰基材料
$湘潭电化(SZ002125)$ :国内锰系材料领军企业,在电解二氧化锰、高纯硫酸锰等原材料生产上有规模优势。富锂锰基材料含锰元素,其需求增长将带动公司锰系材料出货量提升。
红星发展:主营钡盐、锶盐及锰系产品,电解二氧化锰产能居行业前列,且有锰基材料提纯改性技术。固态电池对富锂锰基材料的需求将向上游传导,为公司带来订单增量。
格林美:形成三元前驱体及正极材料完整产业链,布局富锂锰基路线,投资建设专用项目且持有核心专利,实现批量化生产,可直接对接固态电池企业需求。
盟固利: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通过头部固态电池企业小试,正推进中试;固态电解质产品完成技术定型并通过中试,“材料 + 电解质” 双轮驱动受益确定性强。
高镍正极材料
$当升科技(SZ300073)$ :高镍正极材料(Ni≥95%)克容量超220mAh/g,与聚合物电解质兼容性好,已供货辉能、清陶能源等企业,将受益于高容量正极材料需求攀升。
容百科技:全球超高镍单晶正极材料(Ni≥90%)市占率第一,与卫蓝新能源等合作开发复合正极体系,产品适配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将加速其产品应用。
电解质及配套材料
少数实现LiTFSI量产的企业,该材料是聚合物固态电池核心溶质,已供货宁德时代。公司2025年将投产2万吨/年产能,有望承接爆发式需求。
全球湿法隔膜龙头,研发的氧化物 - 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厚度≤12μm,离子电导率≥1.5mS/cm,已供货宁德时代、比亚迪,有望成为电解质膜核心供应商。
碳纳米管(CNT)可改善固态电池电极导电性,公司在该领域供货量占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将随固态电池产能扩张实现增长。
其他
曼恩斯特
完成固态电池设备干湿法双线布局,多款设备已出货且获客户认可,将受益于固态电池企业扩产带来的设备需求。
中伟股份:与境内外头部固态电池客户合作,现阶段材料出货近 50 吨,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有望随市场拓展提升出货量。
丰山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固态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依托张强团队技术支撑,有望在电解质领域实现突破,抢占高附加值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