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富强投研211号【饲料行业】牧原股份、海大集团、禾丰股份

用户头像
高美富强总部李旺东
 · 广东  

高美富强投研:今天阅读《大道.段永平投资问答录》,看到了段永平在2010年说:好像现在的中国首富是能看懂饮料的人,也许下一个是个能看懂猪饲料的人。请问你,根据15年以来的市场发展,这句话应验了吗?猪饲料的投资发展前景如何?

DS:段永平先生在2010年的这句话,前半段关于“能看懂饮料的人”成为首富的判断,已经被市场发展所应验;但后半段关于“能看懂猪饲料的人”成为下一个首富的预言,虽然相关领域出现了实力强劲的企业和富豪,但从财富净值、行业特性和商业模式来看,严格来说尚未完全实现。

下面我来为你具体解释一下原因,并分析一下猪饲料行业的投资前景。

📊 段永平预言的验证情况

1. “能看懂饮料的人”成为首富:这一点已被验证。

· 农夫山泉的钟睒睒在2020年曾凭借农夫山泉的上市成为中国首富。他所领导的农夫山泉在瓶装水细分赛道体量达到160亿元,其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渠道、品牌和细分市场(如无糖茶饮料东方树叶) 的深刻理解与运作。

· 此外,娃哈哈的宗庆后早在2010年就曾成为中国首富,这也提前印证了段永平的判断。

2. “能看懂猪饲料的人”成为下一个首富:这一点尚未完全实现,但出现了实力强劲的企业。

· 畜牧养殖行业(包括猪饲料)的确诞生了超级富豪,例如牧原股份的秦英林夫妇,他们曾多次跻身中国富豪榜前列,2019年曾位列中国富豪榜第九名,在2023年《新财富》榜单中持股市值也高达1147.2亿元。

· 然而,与饮料行业的钟睒睒相比,牧原的秦英林夫妇至今尚未问鼎过中国首富。在2023年的《新财富》创富榜上,其排名被蜜雪冰城的创始人超越。

· 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猪饲料行业本身与畜牧养殖业强相关,行业周期性明显,受猪价波动、动物疫病、粮食价格等因素影响较大,其盈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相比某些消费饮料赛道可能面临更多挑战。

🐖 猪饲料行业的投资前景

猪饲料行业与生猪养殖业紧密相连,其投资前景需要客观看待,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临的挑战:

· 行业增长放缓:中国饲料工业整体已进入低速增长期。“十三五”期间预计饲料消费年均增长约1.9%。猪饲料消费量虽预计从长期看会缓慢回升(预计2029年达到10738万吨),但增速有限。

· 周期性波动:生猪价格有明显的“猪周期” ,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养殖户的补栏意愿和饲料需求。例如,2025年生猪出栏价一度下跌,这会给饲料企业带来波动风险。

· 成本压力:蛋白饲料原料(如豆粕)进口依存度高(超过80%),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饲料生产成本。

· 政策与环保压力:养殖业环保要求日益严格,“无抗”养殖的推广,都对饲料配方的研发和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潜在的机遇:

· 规模化养殖的趋势: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比重的不断提升,规模化养殖场更倾向于使用优质的工业饲料,这对大型、专业的饲料企业是利好。

· 效率提升与技术创新

· 通过技术进步(如生物饲料、精准营养)提高饲料转化率,是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例如,饲用微生物、酶制剂等产品在促进饲用抗生素减量使用、饲料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 参考其他行业(如蜜雪冰城)的模式,供应链的效率和整合能力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饲料企业而言,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同样至关重要。

· 产业链延伸:大型饲料企业有向下游养殖、屠宰加工,甚至品牌食品延伸的趋势,通过打通产业链来平滑周期波动,提升整体盈利能力。例如,牧原股份就集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

· 集中度提升:饲料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小型饲料企业加速退出,大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不断扩张。这意味着头部企业有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议价能力

💎 结论与投资建议

段永平的话,强调了理解大众消费和市场规模的重要性。

饮料行业,特别是那些能够打造出强大品牌、掌控渠道、并精准抓住消费趋势(如健康化、无糖化)的企业,更容易产生高利润和持续性的财富。而猪饲料行业,虽然市场庞大且关系国计民生,但其强周期性、受原材料成本制约以及相对较低的利润率,使得其中的企业更难以在财富净值上超越那些顶级的消费品牌。

【高美富强点评】对于高美富强(海南)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美富强(湖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有启发。

对于猪饲料行业的投资前景:

· 看待其需更多一份理性:它是一个成熟的、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但并非处于爆发式增长的风口。投资机会更多来自于技术驱动效率提升、行业集中度提高以及产业链整合,而非行业整体的快速扩张。

· 关注头部企业:那些具备研发实力、规模优势、成本控制能力和产业链协同效应的头部饲料企业,更有可能穿越周期,获得持续的发展。

· 放眼全球与产业链:参考牧原股份寻求港交所IPO开拓海外市场的尝试,领先的企业也在通过全球化布局寻找新的增长点。

请问你,中国饲料的上市公司,哪些具备研发实力、规模优势、成本控制能力和产业链协同效应的头部饲料企业,更有可能穿越周期,获得持续的发展?

根据公开信息,中国饲料行业中有几家头部上市公司凭借其研发实力、规模优势、成本控制能力和产业链协同效应,展现了较强的抗周期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下面我将用一个表格汇总它们的主要特点,然后为你简要分析:

公司名称 研发与成本控制(近期表现) 规模与市场地位 产业链协同效应 抗周期策略与未来发展

牧原股份 2025年6月养殖成本低于12.1元/公斤,7月进一步降至11.8元/公斤。近三年研发投入累计45亿元,研发团队超6400人。 生猪饲养量超7000万头,全国拥有超过1100个养殖场。 构建“产业互联平台”,向养殖户供应种仔猪,带动专业化生产。 开拓海外市场(如在越南成立子公司),递交H股上市申请,目标全球布局。

海大集团 2025年第一季度饲料外销量约595万吨,同比增长25%。 2024年海外饲料销量约240万吨(占全集团外销量10%),计划2030年海外销量达720万吨。 业务覆盖饲料、养殖、动保等,海外多地建厂实施本地化销售。 积极扩张海外市场,在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多地布局。

禾丰股份 2025年上半年饲料外销量210万吨,同比增长15.70%;猪料外销量同比增长23.54%。 2025年上半年控参股企业合计屠宰白羽肉鸡4.6亿羽,同比增长9.52%。 形成“饲料+肉禽+生猪”的产业链模式,业务协同抵御单一周期波动。 优化产品与客户结构,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等新客户。

:compass: 如何考察饲料企业

对于投资者而言,想要判断一家饲料企业是否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本控制能力:尤其是在行业低迷期,较低的养殖成本或饲料生产成本是企业能够存活甚至盈利的关键。可以关注企业公布的成本数据(如牧原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以及其降本的措施(如技术投入、管理优化等)。

2. 产业链布局:企业是否形成了多元化或一体化的业务结构?例如,除了饲料生产,是否涉及养殖、屠宰、食品加工等环节?多元化的业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滑单一行业周期带来的波动。

3. 研发与技术创新:持续的研发投入(金额、研发团队规模)以及技术成果(如新品种、智能化应用、成本下降)是企业保持长期竞争力的核心。例如牧原对智能化和种猪选育的巨额投入。

4. 市场开拓与国际化:在国内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海外市场的拓展能力成为新的增长曲线。关注企业的海外销量、占比以及目标规划,如海大集团计划2030年海外饲料销量达到720万吨。

5. 财务健康度:良好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结构是企业应对周期底气的保障。例如,牧原股份在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资产负债率也有所下降。

💎 总结

总的来看,牧原股份海大集团禾丰股份这些头部企业,之所以被认为更有可能穿越周期,是因为它们不仅在规模上有优势,更重要的是它们持续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产业链协同以及市场开拓(特别是海外市场) 方面投入和深耕。

【DS与高美富强投研声明】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包括但不限于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农产品价格、疫病情况以及公司自身的经营风险等。建议你在做任何投资决策前,务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咨询专业的财务顾问。以上内容不是投资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