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海上华尔兹
 · 上海  

莱美药业--创新药FIC“双子星”
最近,创新药小市值公司开启暴走模式。塞力医疗联环药业广生堂前沿生物海正药业华纳药厂等等。这其中全部是没有创新药上市,而只公开了部分临床管线,就能在市场中吆五喝六,拔地而起。
那如果这样说,还有很多“小而美”创新药管线的公司可以展开说说。
今天就来说说莱美药业。
莱美药业上个牛市疯狂的时候可是有200亿市值。主要生产和销售仿制药,像特色专科类的抗肿瘤药、消化系统药、肠外营养药,还有抗感染类药物等,也有涉及甲状腺疾病健康管理、眼科用药及护理产品等领域。除了卖药,还搞创新药研发,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比如推进卡纳琳后续升级产品开发,还有细胞免疫疗法等创新医疗技术的研发,近年来挺注重创新药转型。
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最近几年也频繁陷入了股权更迭的地步,如今被广西国资委旗下的中恒集团接盘,可谓是大蛇吞大鼠。
创新药管线分析:
1)子公司四川瀛瑞医药创新药--抗肿瘤纳米技术
创新药研发依托子公司四川瀛瑞医药科技,前身是莱美药业所属的莱美创新药物实验室,主要从事抗肿瘤新药的研发,现为莱美其子公司,专门从事生物创新药研发。
主要管线是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简称纳米炭,商品名卡纳琳),也是瀛瑞医药的研发团队在莱美药业期间主持研发的,是唯一获得SFDA批准的淋巴示踪剂,具有良好的淋巴趋向性。
纳米炭在癌症临床上应用广泛,在甲状腺领域、乳腺、胃肠、妇科肿瘤等多领域获得了临床专家共识。特别是在甲状腺领域,可以利用纳米炭的示踪作用在手术中有效保护甲状旁腺和神经,并且有针对性地清除淋巴组织。凭借其临床和市场地位,纳米炭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原研药、专利药优秀产品品牌”、“2020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其他各科用药优秀产品品牌”、“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2019年-2021年)”多项殊荣。
纳米炭铁混悬注射液适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目前处于临床2期试验阶段,今年3月已经宣布首例患者入组成功。这是未来全新的治疗方式,属于大单品范畴。已经开展了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的一期临床,期待后续临床进程。
全球范围内,目前未有采用纳米炭铁混悬技术治疗癌症的药物正式上市。莱美药业子公司四川瀛瑞走在最前列,即有机会又有风险。
2.控股公司四川康德赛医疗科技--TCR-T干细胞和基因疗法
莱美药业控股子公司四川康德赛医疗科技为初创生物制药公司,现持股比例为32%,为实控人。技术平台:免疫系统疾病、TCR-T细胞疗法、治疗性疫苗细胞疗法等。
产品管线:
1)进展最快的是治疗肝硬化的CUD-005(IL-1R x MMPs)双抗,目前进展为临床1期。
IL-1R x MMPs双抗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新型双抗药物,其通过阻断IL-1信号通路和抑制MMPs活性,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有望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目前,国内多家药企正在积极研发IL-1R x MMPs双抗,除了康德赛医疗CUD-005进入临床1期外,还有翔康生物的CX103已进入Ⅰ期临床试验,其他药企大多处于临床前研究或分子发现阶段。国内属于第一梯队,也是首个进入临床的IL-1R x MMPs双抗。
根据Patsnap Synapse的信息,CUD-005的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CUD-005注射液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确定最大耐受剂量(MTD)。此外,该试验还将初步评估CUD-005注射液在逆转肝硬化方面的疗效,以及其对肝硬化患者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2)其次是CUD002注射液,这是一款个体化肿瘤疫苗,用于治疗晚期卵巢癌。该药物已获得临床试验申请(IND)批准,目前处于临床一期阶段。采用mRNA编辑DC肿瘤治疗性疫苗,来治疗晚期卵巢癌,也是原创新手段。
全球范围内尚未有采用mRNA编辑树突状细胞(DC)肿瘤治疗性疫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药物正式上市。
进展最快的是美国biotech的mRNA-2416,这是一种编码免疫刺激蛋白的mRNA疫苗,能够激活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视和攻击能力,目前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晚期卵巢癌。
以上管线看起来都具有全球“first in class”的优势,各种癌种临床十分丰富,未来需要时间去验证。公司基本面比较清楚,业绩相对稳定,目前也在创新药转型阶段,今后就看子公司双子星的破土而出。
莱美药业身在四川,四周都是创新药一等一高手,研发环境非常浓厚,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多款新药仿创研发成果形成专利,当前市值很小,值得一看。
#创新药时代来临# #创新药# $莱美药业(SZ300006)$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