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海上华尔兹
 · 上海  

润都股份:20年研发冠心病造影剂新药问世

1.基本面
润都制药是华海和天宇药业的小老弟,基本上是按照华海的路线走,中间体-原料药-仿制药,再到创新药。不同的是润都先做仿制药制剂,再去原料药卷产能。产品线各种沙滩,拉唑类制剂,参与集采抢占先机。叠加了尼古丁合成生物属性,现在新工厂已经布局了多肽减肥药侧链,产能提升。今年提前发布了中报业绩预告,十分难堪,这也是今年绝大部分原料药公司的实际情况。好在今年三月通过炒作了一波口含烟新消费,股价才能有起色。不过,本轮创新药行情跟它无缘。
当前,总流通可交易市值23亿。
2.创新药
润都经过二十年研发的欣可青(盐酸去甲乌药碱注射液)是在中药附子有效成分的基础上,采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小分子化学创新药物,为国家1.1类新药,是最新一代用于冠心病诊断的心脏负荷试验药物,主要用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可评价冠心病的心肌缺血程度、部位及范围,对冠心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该药物为国内第一款自主研发的用于MPI 的检测诊断药物。目前正在最后CDE发补阶段,预计本月获批,如获批上市直接填补国内相关诊疗空白,替代进口腺苷类药物。
患者基数:中国冠心病确诊患者约1600万,潜在未确诊人群超6000万。
渗透率极低:MPI 检测率仅约1%(美国29.6%),若渗透率提升至30%,市场规模超
16亿元。
盈利模型:若市占率30%,年销售峰值可达10-16亿元,净利润约5到8亿元。【国元证券预测】
上市进度:24年3月提交上市申请后,去年底移出CDE,25年4月已提交了发补资料。进入八月份,通过相关渠道得知发补资料审核已经通过,本周移入CDE,做最后评审,预计本月内获批上市。
3.合成生物学
润都在合成生物主要涉及化学工艺的“升级补丁”,直接嵌入珠海研发中心和荆门原料药基地。在原有连续流微反应装置上加挂生物转化模块,用“化学+生物”双通道解决剧毒、高温、高压这些传统工艺痛点。产品端,润都最先跑通的是尼古丁:一边保留植物提取100吨/年的产能,一边用合成生物学路线扩到400吨/年,综合成本比传统路线低 30%,已经实现商业化供货。
另外,沙坦类、拉唑类、司美格鲁肽侧链、盐酸去甲乌药碱等管线同样做了生物路线的工艺替换,部分品种已导入荆门基地量产。润都利用合成生物学降本增效和CMO 接单,实现公司降本增效。
4.口含烟/烟碱
在全球控烟政策趋严与健康意识觉醒的双重驱动下,口含烟正从北欧小众产品蜕变为烟草行业的“新风口””。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5 年全球口含烟市场规模将突破236亿美元,2030年前复合增长率高达 35.8%。这场无烟化浪潮中,中国企业凭借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正加速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角色转变。
2025年1月,美国 FDA 历史性批准瑞典火柴公司20款 ZYN 尼古丁袋上市,首次以“减害产品”身份纳入烟草监管体系。这一决策为全球市场树立标杆,推动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加速政策松绑。中国紧随其后,2024年10月明确口含烟监管细则:含烟草成分产品纳入电子烟管理,合成尼古丁需符合药品标准。政策规范化不仅释放市场潜力,更催生供应链升级需求。
国内企业抢滩布局,金城医药、润都股份等头部厂商率先获得合成尼古丁生产许可。其中,金城医药山东基地年产能突破200吨,纯度达医药级99.5%,占据全球15% 市场份额,技术壁垒显著。
其中,润都是国内尼古丁核心供应商,拥有500吨/年尼古丁产能(100吨提取+400吨合成),其“云润”口含烟已与云南中烟合作,在深圳、成都等地的中烟零售试点销售,终端定价35元/盒(20袋),首周复购率超25%,市场接受度较高。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新增两条口含烟生产线,年产能将达5亿盒,以满足国内政策放开后的市场需求。此外,润都股份作为唯一参与口含烟标准制定的民营企业,其医用级尼古丁原料已通过中烟备案认证。
这个位置,这个市值,大二股东合计持股60%,流通市值很小。当年上海甄投私募配合公司,新药+尼古丁做到了21元。现在是医药牛市,润都属于传统仿制药+原料药,再搞这款新药,搞了二十年才搞到了现在上市阶段。虽然举步维艰,但是这款药很有必要上市,当地政府也很给力。
现在的市场,创新药全部是炒作预期,就是如果你要等利好出来那就完了,行情也就结束注意事项:润都这款药物获批上市,公司用了二十年时间从临床到上市,十分不容易,中间还获得过珠海政策扶持。这款药物刚好填补国内空白,药是没错的,冠心病检测未来大趋势。属于“药械组合”“精准医疗”范畴,还能拓展到阿尔茨海默诊断,十分吸引人。
#创新药时代来临# #2025创新药元年# #BD交易狂飙!中国创新药席卷全球# $润都股份(SZ00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