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和平至远
 · 广东  

说到底也不过是自己的贪嗔痴慢疑在作怪罢了

最早知道中国太平的有60港元内含价值的时候,股价就是6块多一点。

第一次买入的价成本是8.8港元。

第二次买入的是收到了分红复投,大概是7.3港元左右。

第三次满仓买入的时候,大概是14港元。

最后我的成本,就到了12港元。

公司还是那个公司,只是我自己的认知和心态发生了变化。

从资产互换配置的策略变成了单吊。

从对保险股的内含价值陌生好奇变成了自以为捡了大便宜。

从持股收息分红复投变成了长期持有不复投。

最近账面成了浮亏损,我做得最多的心理建设,就是如果股价和分红跌回去我会有怎么样的反应,究竟是否能坚持不动。

假设股价跌到6港元,市值仅有215.64亿港元。一个总资产1.6万亿港元的公司,还在盈利状态,市值如此便宜,我也不舍得卖出。更极端的想法,我会把房子都抵押出去,买更多的中国太平。

假设分红跌到0.3港元,税后也是数倍于本地可支配收入,维持家庭生活也没任何问题,无非就是少了点用于复投的资金。

公司还是那个公司,一切不过是贪嗔痴慢疑罢了,自己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