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1201篇原创文章
资本市场上喜欢将企业分为价值股和成长股,但见识过太多企业的起起落落后才能真正明白,万事万物皆有周期,成长还是价值,无非只是产业和企业所处的阶段不同而已。
01
超级成长白马也暴雷了?
说晶盛机电是一个超级成长白马丝毫不为过,看看过去十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情况就一目了然了,当然了,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同样衬得起成长企业的说法。
但从2023年业绩到达顶点后,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开始下滑,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了2.26%和44.93%,进入2025年后,公司的业绩下滑趋势非但没有止住,反而还有加速的迹象。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8.0 亿元,同比减少42.9%,实现归母净利润 6.4 亿元,同比减少 69.5%,扣非净利润5.36亿,同比下滑74.42% ,整体毛利率为24.4%,同比下降 12.6pct。具体到Q2,实现营业收入 26.6 亿元,同比减少 52.8%,环比减少 15.2%,实现归母净利润 0.66 亿元,同比减少 93.6%,环比减少 88.5%,扣非净利润0.38亿,同比下跌96.15%,环比下跌92.32%。
这个业绩无疑是惨烈的,但对于设备企业而言,当期业绩并不是最重要的,更加重要的是订单的情况,公司中报并没有公布具体的订单数据,从合同负债来看,截至上半年为31.69亿,同比大跌了62.13%,相比年初的56亿和Q1的38亿还是在一路下滑。存货同样如此,截至上半年,存货为89亿,从去年同期的137亿一路下滑到年初的108亿,再到Q1末的95亿。对于设备行业而言,存货和订单就是未来业绩的支撑,从这个角度来看,晶盛机电的业绩短期还看不到企稳的迹象。
就这份中报而言,说是暴雷也不为过,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结果也没有那么糟。
设备企业从订单到验收至少3到6个月,不过不同设备的时间也有很大的不同,超过12个月的都有,所以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今年的业绩就是过去几个月到1年时间内的订单结果,晶盛机电并没有披露过公司设备从订单到体现在业绩上的平均时间,咱们就取个6个月的平均时间吧。
有了这个概念后,尤其对这两年光伏行业的基本情况有一些基础概念的朋友对于晶盛机电的业绩也能理解了,这两年光伏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其中又以硅料和硅片的过剩最为严重,而公司的下游主要就是硅料、硅片厂商,这也就决定了晶盛机电的业绩不会好了。尤其进了2025年,上游环节的过剩压力非但没有缓解,反而还在持续加剧,甚至严重到惊动了顶层决策者,这种情况下,晶盛机电的业绩几乎就是明牌了。
随着此前订单的逐步交付和验收,新增订单将会是大问题,而且此前订单也可能会面临交货却拿不到钱的问题,资产减值不可避免。事实也是如此,去年计提了12个亿的资产减值,上半年好一点,但依然计提了近1.3亿的减值损失。所以,基本上,在光伏行业过剩危机解决之前,公司的业绩都将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变数主要看半导体业务,这其实也是上面说虽然上半年公司的业绩稀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没有那么糟的原因,半导体业务还是有一些盼头的。
02
半导体业务何时当大任?
从2022年开始,公司财报披露业绩时主营业务的分类做了调整,从原来的晶体生长设备、智能化加工设备、设备改造服务、蓝宝石产品、其他等五项调整为设备及其服务、材料、其他三项,虽然公司有自己的考虑,但不得不吐槽一下,从信息披露角度而言,其实是开了倒车的。
调整了披露维度后,公司的主营业务论述中就把半导体装备提到了第一位,公司的实际主营业务光伏设备业务只能屈居第二,到了去年干脆把光伏设备业务也纳入了半导体设备的大类里了,所以这两年光伏设备和半导体设备的营收占比具体多少不得而知,但从过去两年公司业绩与光伏行业的共振情况来看,很显然,目前公司的主要营收还是来自光伏设备业务。
不过从公司对于几个半导体业务经营情况的描述来看,还是颇有看头的。
在半导体领域,子公司创微微电子实现湿法设备全流程自主化开发,产品覆盖 6-12 英寸晶圆制造、第三代半导体(SiC/GaN)及先进封装等,可实现晶圆清洗、刻蚀、去胶。在 SEMICON China 2025 展会上,创微微电子公司推出 的 12 英寸无篮槽式湿法设备可适配 45-90nm 以下制程需求,软件全部自主开发,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 95%,获得行业关注。
此外,根据业绩交流会上的信息,目前公司已经实现6-8英寸碳化硅衬底规模化量产,核心参数达行业一流水平,8英寸技术国内前列,并突破12英寸晶体生长技术;公司6-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实现国产替代并市占率领先,客户涵盖瀚天天成、东莞天域等行业头部企业。而且正在加速全球产能的布局,在上虞布局年产30万片碳化硅衬底项目,在马来西亚投建8英寸产业化项目,在银川建设年产60万片8英寸衬底配套晶体项目。
订单方面,截至上半年底,公司未完成集成电路及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合同金额超过37亿元(含税)。相比去年底的33亿还是有所增长的,再考虑到营收中有一部分来自于半导体业务,说明公司的半导体业务的订单还是挺不错的。
新能源正前方的老朋友都知道,光伏和半导体都属于晶硅产业,底层技术是相通的,只是精度不同而已,半导体精度更高,技术难度也就更大一些,这决定了光伏设备厂商向半导体行业拓展的难度更大。
这两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日子不好过,很多光伏设备厂商开始向半导体设备领域布局,很多公司的财报更是重点强调了半导体设备业务的布局,但看一看来自半导体业务的收入或者订单,要不就是聊胜于无,要不就是还处于画大饼阶段。
相比其他厂商,晶盛机电的半导体业务至少从订单而言已经相当不错了,证明了公司技术上的强大实力。
也许在中短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还是要看光伏业务,但好在半导体行业水深鱼多,假以时日,公司的半导体业务还是值得期待的。
甚至把公司当做一个半导体设备厂商也无妨,从这个角度看,是不是晶盛机电就更值得期待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