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诺华眼科撤出中国的流言再起,9月29日,有业内人士告诉健识局,基本已经确定由康哲药业接手诺华眼底疾病产品,目前一线城市康哲药业的医药代表已经开始拜访诺华雷珠单抗、布西珠单抗两款产品的客户了。
今年7月,业内就开始流传,诺华眼表疾病产品已基本确定剥离,将由上药接手;两个重磅眼底疾病产品也在找下家,主要是日本参天和本土的康哲药业两家企业在竞争。
雷珠单抗是全球第一款用于眼底病变的VEGF药物,2011年在国内获批上市以来,始终牢牢把持着国内眼底疾病治疗市场的头把交椅。但随着新的VEGF单抗以及生物类似药的出现,诺华在眼底部市场的领导地位已经松动。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这在业内应该不算秘密。对国内眼科行业来说,这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市场堡垒不断崩塌
诺华眼科曾经是国内市场的王牌条线,倚杖雷珠单抗长期占据中国眼科市场最大份额。但在雷珠单抗之后,诺华一直没有拿出更新的产品来。
2013年11月,康弘药业的康柏西普在国内上市后,2018年5月,拜耳和再生元的阿柏西普也在国内上市。此后一段时间,两款新上市药品的销售基本已经和雷珠单抗不相上下。
到了2023年12月,罗氏的双抗新药法瑞西单抗、齐鲁的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同一天获批,诺华中国眼科在中国的堡垒进一步崩塌。
直到今年5月28日,诺华公司的新一代抗VEGF单抗布西珠单抗才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诺华把这款药定义为“第二代眼底产品”。在今年3月底诺华组织的一场眼科论坛上,诺华中国眼科宣称自己“即将成为中国唯一拥有两代眼底产品黄金矩阵的企业。”
但第一代和第二代间隔实在太久远,而且2023年8月,诺华总部实际就已经决定剥离眼科业务。在此前后,诺华已经剥离了爱尔康,又将一部分药品出售给博士伦,欧康维视等海内外买家。
布西珠单抗这个“第二代眼底产品”已经很难挽回局面。上述业内人士告诉健识局,在布西珠单抗的上市会上,已经有不少康哲药业的人参与。
今年一季度,坊间已有传闻称诺华眼科在华销售团队规模缩减,部分市场推广活动暂停。直到今年7月外界流传,诺华中国眼表、眼底疾病产品分别在找下家。诺华中国终于要按照总部规划那样,剥离眼科业务。
眼底疾病市场混战开始
眼底疾病向来是跨国药企神仙打架的领域,尤其是罗氏,这几年势头很猛。雷珠单抗原本就是由罗氏和诺华共同开发,二者分享全球不同地区权益。2023年12月,罗氏携双抗新药法瑞西单抗卷土重来,上市三年就创造了44亿美元的年销售额。
罗氏参与中国医保市场一直非常积极。今年1月,法瑞西单抗纳入医保,单价由原来的9000元降至3608元。据了解,进入医保9个月内,其院内市场份额增长超10倍。
相比之下,诺华眼科的管线已经后继乏力了。布西珠单抗由于副作用影响,2023年布西珠单抗全球范围内销售额仅2亿美元左右,约为雷珠单抗的九分之一,上市两年布西珠单抗的海外市场份额已经跌至个位数。
此外,诺华在基因疗法等领域也不断遭遇滑铁卢,2023年9月AAV基因疗法GT005停止开发。
继齐鲁的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在2023年底上市后,2024年8月,齐鲁的雷珠单抗类似药也已经获批。还有大批雷珠单抗的生物类似药即将涌上战场,如复旦张江、三生国健、百奥泰等企业产品已经进入临床。
生物类似药上市,意味着市场价格大幅压低。上述业内人士向健识局透露,国庆后,2mg版阿柏西普也要降价,预计将从目前的4100元左右降至约2900元。
诺华想再继续留在战场,为了守住基本盘,只有不断降价,和生物类似药竞争,这显然不像是跨国药企的风格。转给做CSO出身的康哲药业,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撰稿丨李傲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廿十三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